第四十九章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第 2/4 页)
否则在朝廷的盐铁监管下,流水线弄出来可能没几天,自己手上便缺少原料了,就算不缺原料,也缺少市场啊,所以现在把流水线弄出来,真没太大意义。
“先别提什么流水线了,倒是你能不能再找些墨家人才来,最好是擅长做纸技艺的!”
李适随着自己军队的扩张,李适需要大量的教育人才。
在医疗营的女教师不可能凭空多出来的情况下,李适只能寄希望早点把相应的教学工具给改进出来。
杨易对着李适说道:“李校尉放心,我已经写信给矩子了,希望他能再派点人过来。
不过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墨家弟子纵是矩子也是下田帮助农民干活。
想要等回信的话,怕还是要些日子。”
李适感谢了杨易,对墨家这种无产阶级表示了赞赏,反正自己这辈子是不能够达到了。
但不得不说,身边跟着这么一群人,感觉自己的精神素养都高了不少。
不过杨易这家伙,在跟李适打完招呼后,便继续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春耕大业中了。
这春耕,随着猪族苦役的艰苦耐劳,以及李适让杨易研究出来的曲辕犁运用,自然开垦出不少土地,再加上范老的种植技术,李适感觉只要今年别出幺蛾子,应该就能有大丰收。
而随着春耕完成,屯田营的士兵们开始进入到训练中。
但这群猪族苦役,则在李适安排下,开始疏渠挖沟,尽可能兴建水利设施,从而灌溉天水更多农田。
毕竟天水这地方,种植农作物首重水源,而如何引用渭河河水进行灌溉成了关键。
随着春耕完成,这些人力便是大量的空了出来,李适便马上上了修路和水利工程。
反正修路与水利工程,在封建时代除了消耗粮食多点外,只要有人力资源尽量去修就是是了,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亏的。
额,不对,作为投资人的李适多少会亏一点。
不过,水渠是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屏障,所以李文优还是非常的支持的。
这样李适也能从李文优这里拿到不少政策支持,有时候甚至能拿到资源上的倾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