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章 剑证铁掌,当年葵花与九阴(4700)(第 2/4 页)

    不过那个时候,上官剑南已死,裘千仞思忖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邀请。

    那《九阴真经》牵扯到北宋年间,徽宗初即位不久之时,一段金戈铁马的往事。

    徽宗轻佻,好大喜功,又极尽奢侈之能事,他崇信仙道,为了营造自己心目中的仙家园林,对奇石颇多偏爱,以蔡京为首的一干奸贼为了逢迎拍马,立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等,搜刮东南各地奇花异石,以十船为一纲,号称为“花石纲”。

    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就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时候为了让船队能够顺利通过,甚至凿坏县城城墙,拆毁桥梁。

    从江南到开封,淮、汴之间,轴舻相接,络绎不绝,百姓苦不堪言,就有草莽人物乘势而起。

    当时水泊梁山聚集一百零八名寇首,号称魔星转世,替天行道,几次挫败官军。

    又有明教方腊,河北田虎等等,声势更加浩大。

    后来朝廷招安梁山贼寇,派他们攻打方腊等人,先后选宫中宦官与朝中一名文臣黄裳为监军,征战连年。

    梁山与明教的天械之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那个时候,天下修行天械技艺的方家都有共识,如果人体有五成的部位被替换成天械的话,那么天械之中产生的力量,就会反过来侵蚀人的意志,陷入癫狂疯魔的状态,所以这个限度被称作人魔之限。

    而梁山当初聚集了儒家二程门下的吴用,道门罗真人门下弟子公孙胜,天波府后人青面兽杨志,原在朝中供职的轰天雷凌振、金枪手徐宁,民间旁门的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张大坚、神医安道全等等。

    把山上一百零八头领,人人都改造到了隐隐超过那条人魔之限的程度,然而他们却能不失理智,所以才会称作魔星转世。

    明教的天械之术,则更偏向于古老的机关术,善于制造一些完全脱离人体的机关陷阱、攻城利器,几乎杀的梁山星流云散。

    那宫中杨姓宦官,随军之时,几近学全了水泊梁山的技艺,踏入到比梁山众将更偏歧的道路,铸成一本以葵花为记的书典。

    黄裳本是编修万寿道藏的饱学之士,却更着意于明教展露出来的潜力,收集战场及明教府邸残存的图纸典籍,以自身见识去芜存菁,更进一步,造就了《九阴真经》。

    何谓九阴?

    九九数完魔灭尽,兵道圣王讳如阴!

    这两门经典,一个号称王者之学,一个号称左道上的极巅,却都没有能够在宋人朝廷里发扬光大。

    在宋徽宗眼中,葵花宝典不能长生,九阴真经空耗国库,于己全然无益,他要奢靡享受,参仙问道,又哪里分拨得出多余的资源,来给这两门经典进行实践。

    那杨姓宦官,后来官至太傅、太师、吴国公,据说他因修习葵花宝典,周身有九成都已替换成天械,高大威严如天上神将,但活的比宋徽宗还短,以奸臣留名。

    黄裳晚年则心灰意冷,隐逸江湖,据说相隔四十年,有人江湖再见,他须发虽白,神采依旧。

    所以当年也有人怀疑,或许是黄裳从徽宗年间活到如今,是他到了垂垂老矣之时,静极思动,不愿把宝典带入坟墓,自己故意将《九阴真经》放出。

    但不管真相如何,九阴真经出世的时候,引起了太多的关注,毕竟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有限,就算某人天下无敌,他死了之后,那些徒子徒孙也未必能有他的资质。

    而完全脱离人体的兵道机关之术,金石不朽则它不朽,才是真正一教一家长盛不衰的关键。

    当时裘千仞因为铁掌神功未成,自忖争也争不过王重阳,所以拒绝邀请,之后这些年里,未尝没有几分后悔之意。

    听说王重阳夺得九阴真经之后不久,就在终南山大兴土木,他死之后,全真教分明身处于金国境内,如丘处机等一干人等,居然还肆无忌惮的刺杀金国官员!

    正是因为金国大军都攻不破全真教的山门。

    哪怕全真七子全都不在,只需要一批忠心弟子留守,兵道机关的杀力,就可以令万军戒惧,视为禁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武圣!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剑来 志怪书 洪荒之青虚 仙逆 修真门派掌门路 逆仙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仙父 剑出华山 明夷于飞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本无意成仙 过河卒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