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入栖凤城(第 2/3 页)
更兼郑文琪和书礼一样,都是天资聪颖之辈,不论儒家经典还是功法神通,都有许多共同参悟,互相请教,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而不同的是,郑文琪虽潇洒俊逸,但内心中对儒家的纲常礼教十分敬重,对忠孝仁义十分看重。
他对一风虽有悲戚之感,但对武帝的君臣忠心更是无以撼动,对大柱国的忠诚同样无以言表。
因此崔铭指定要他来督促书家行事,意欲抹杀佛子。
即便他对佛道灭法怀不忍之心,但依然听从命令前来监督。
不过来了之后,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处处受到书钰的限制,更感受到书钰的老古板和执拗,对朝廷命令和圣书院大有不屑之意。
他实在难为,恐怕回君州城之后,还要负荆请罪。
但是书礼不同,他深受儒释二教影响,有书家的严谨治学的学识基础,和有儒家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有佛家的清净、洒脱、自然和悲悯之心。
论起来,书礼的思想比所有的儒家学子都更加复杂,连功法神通也更加驳杂,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缺陷。
他在君州时就曾爆发过一次,愤然离开师门,对儒释二教也曾起过疑心。
后来总算想通一些,但身兼二教,哪有那么容易就做到疏通自然,必然还有矛盾爆发和艰难抉择。
比如这一次,便是十分考验内心的纠葛。
他的人虽然回到了书家,那处处便是儒家的学说和教义,其纲常伦理和佛家的众生平等,其入世的治国安邦与佛门的出家清修,种种不同,时时冲突,这对书礼来说,的确是一场考验。
书礼一路上也并不和自己的父亲多说几句,父亲的威严和暗藏的宽厚,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表达。
更何况,他的师弟还将父亲喜爱的书家子弟杀死了。
在儒家的伦理中,是“死生亦大矣”,而不是佛家洒脱的圆寂与轮回,对于叛出家门,另拜门户也有不能言说之愤恨。
因此父子两人往往说两句便要争得面红耳赤,到后来,干脆就见面也不说话。
只是有一回,书钰将青蛇愤然掷给了他,恼怒地说,青蛇剑经书礼用过之后,也变得古古怪怪,不伦不类,十分不堪用。
他本想扔掉毁坏,但恐伤了祖宗脸面和魏氏皇族恩德,还不如再施舍给书礼,让他羞愤时自戕,也不算没落了祖宗功德。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