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府异状(第 2/4 页)
“本王禀报,便有落井下石的嫌疑,反而招引武帝的疑心。我们这里有,严归真那里便也有。这些时日,还听说有些大臣家中也有恶僧行刺,还来求本王调拨龙武军给他们护卫。
“佛道贼子如此大的声势,连我都有听闻,这是君州城,在武帝的眼皮之下,难道武帝不知道吗?凡统治天下之人,其疑心必重,我们又何必如此火急火燎地去触霉头呢?”
吴浩忙拱手道:“多谢王爷教导。只是不知道,为何会有所罗门的人掺和在里面?”
崔铭道:“但凡真正修佛者,其心底总归要明净些。即便对朝廷和儒道二教怨声载道,也不肯行这宵小阴险之事。
“所以,他们必须得有人鼓动,或为其引路,才能煽动其心,借胆行事。所罗门一向宁愿天下不乱,他们的道义便是还原众生相,释放欲念,以修罗道证佛道。如今佛道衰败,正是给了他们机会,所罗门正中下怀,为他们牵线搭桥。”
吴浩要拱手称赞,崔铭罢了罢手,说道:
“你刚才拿给我看的兵部、户部草拟的奏章,里面有几项不妥,第一,不要将拆毁多少寺庙写在其中,只要将兴盖了多少避难所、修葺了多少桥、路和破旧的驿馆据实写在里面。”
“是”吴浩回道。
“第二,不要将盖了多少儒教学堂和兴武馆写在其中,将多少百姓分得多少寺庙田亩,分得多少粮食,灾民如何得济、如何感恩戴德写在里面。”崔铭继续慢悠悠地说道。
“是。”吴浩再次答应一声。
崔铭点点头,继续道:“第三,不要将新征得多少兵力写在其中,你只说兵饷得缓,且说大武佛道僧众聚众多少叛乱,其势力如何,战况如何,部署在大武国多少处写在里面。
“其余的地方,还要司马坚和沈渊两个榆木脑袋开开窍,好好想想,仔细忖度再奏闻武帝。”
吴浩忙拱手弯腰称是,崔铭又道:
“好要着礼部,将国家大祭、各级官吏家祭、平民私祭等等礼制重新编撰,将原先须将佛僧祭祀超度的篇章部分全部蠲除,可替换为道门的大醮和作法忏经,及其他阴阳道场。”
吴浩问道:“敢问王爷,竟不添加我们儒家的内容吗?”
崔铭淡淡地笑道:“自增添了这些儒家学堂,大武国上下,无数稚童少年日夜诵读经典,武帝举荐制度之外,朝廷及圣书院取士皆从我儒家掌握的世族中遴选,举荐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武帝难道还有其他选择?”
吴浩恍然,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如此说起来,灭佛之事,竟要从毁经一事做起,方能斩草除根,防止死灰复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