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 2/3 页)
萧季呵呵一笑,说道:“毕竟是佛子啊,佛国的佛缘总是格外青睐他。不过,我们也并不是一事无成,这不还是将祸水引入佛道了嘛!只不过不在南宗寺,而在小山寺。
“并且,这个乱子,比起他之前的计划更加有趣。但是,先不要告诉崔铭,给他一个惊喜。”
羽罗也笑道:“嗯,祸水此刻还在来君州的路上吧。这一点我确实挺佩服你,当时在小山寺山谷中,表面上,你看似是将上万灾民诛心,引发他们对佛道僧众的恶念,实际上,你是要将此事做成佛门叛道、屠杀无辜的铁证。这才是真正的诛心。”
萧季一脸淡然,仿佛对羽罗的褒奖毫不在乎。
羽罗则继续道:“不过,我依然看不透崔铭,他费劲心机,不断寻求机会让佛门骚动,为何刚刚却要开启中门迎僧?虽然当时王府周围看似没有人,但实际上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萧季道:“这就是崔铭的城府,他永远不想让人看清他的心思。我推测,虽然他暗中多次出手让佛门乱起来,但是大武帝不动,他就无法在明面出手。甚至,最近我听闻太后病重,以武帝的孝心,崔铭借此还要顺应形势,做出对佛门讨好的姿态。”
羽罗道:“这跟太后病重有什么关系?”
萧季道:“太后是大武皇室亲佛的一派主要人物,信奉佛教日久,人称“老佛爷”“佛太后”,也是当今,唯一可以掣肘武帝,让他无法下定决心对佛门发难之人。
“武帝对太后感情极深,当下的形势,非但不能提佛门的是非,并且此时的武帝,孝心达到最浓厚之处,估计,也对佛门的轮回转世充满了笃信。
“一是孝心,二是佛道轮回,让武帝心中难以决断,对佛道依然眷恋不舍。崔铭善于洞察人心,知道此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迎合武帝的心思。”
羽罗问道:“跟佛道轮回转世有什么关系,武帝未必真的信这一套?”
萧季则淡淡道:“信不信,不必心急,往后看看就知道了。”
羽罗道:“崔铭果然老奸巨猾,不过,如此一说,那小和尚此趟恐怕是白来了。”
萧季抬头,看向此时显得有点暗沉的天空,叹道:“是啊,可惜了这么多无辜之人枉死,对小和尚来说,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他并不能借此改变任何事。”
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一丝侵肤的凉意。
碧落轩中,崔铭上首,了毓及一风坐于左右,三人坐定,早已有仆人将茶点摆放在桌上,悄然退去。
窗外是竞放的彩莲,与连天的田田碧绿荷叶,微风吹来,花叶颤动,鱼偶浮水,涟漪泛光。
崔铭笑道:“严毓,本王的府上,这景色如何,是否让你回忆起当初在君州的时光?”
了毓丘尼道:“崔王府上的景致,当然位数君州城内第一。当初听家兄说,崔王在圣书院中熟读儒家经典,对治国安邦大有才华,连作《定邦安民十二策》献给武帝,武帝大为开怀,引为相知,从此平步青云。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