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声叫小番,就值回票价了(第 2/4 页)
裴琰之唱的是马派,这一出《四郎探母》也是马连良先生当年最喜欢演出的一场戏,常常用来当做打炮戏来演出。
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小传言,就是说,马大师唱《四郎探母》叫小番,没有嘎调,还有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说,这是老奎派的唱法。
因为这出戏最早的时候,是张二奎编演的,开始确实在叫小番的时候没有嘎调。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知道这种传言是有误的。
马大师在20世纪初的时候声音倒仓,所以,那个时候,唱不上去嘎调,是很正常的,但是到了1925年的时候,马大师的嗓音就慢慢的恢复了,有记载说,1927年,梅兰芳、马连良在上海荣记大舞台贴演《四郎探母》叫小番是唱嘎调的。
因此单说马连良或马派叫小番不唱嘎调,是不全面的。
裴琰之现在虽然是马派的弟子,但是其他的老生流派也非常的精通,所以到了这个叫小番的时候,肯定是要让大家见识一下自己的功底的。
果然,这一嗓子,就值钱了。
接下来的第二折戏就是《盗令》,是铁镜公主和自己的母亲萧太后的对戏,从萧太后手中骗得金鈚箭。
第一折的杨延辉穿着一身驸马的蟒袍,头上戴着双雉鸡翎的贴金立翅,而第三折的杨延辉一副紧趁利落的打扮,一件紫黑色,上绣四爪蛟龙的龙箭衣,腰间挂着一口青锋剑,头上的贴金立翅的驸马官帽也摘了下来,戴上一个带着一个红色绒球的沿毡帽。
杨延辉(裴琰之)快步走到了舞台的正中间,拉了一个山膀,一个帅气的亮相,然后手扶着腰间的宝剑,口中唱道,
“头上摘下胡狄冠,
身上脱下滚龙衫。
沿毡帽齐眉盖,
三尺龙泉挂腰间。
将身站在宫门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