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为难她(第 3/4 页)
“《楞严经》实在太复杂,女儿有点读不懂;《妙法莲华经》说人人皆可成佛,不分贫穷贵贱。是否读通了后者,前者就不言而喻?”薛湄又问。
大夫人整了下表情,道:“这个是自然。你先读《妙法莲华经》吧。只不过,你小小年纪,倒也不必读经,平日里多行善事即可。”
薛湄道是。
大夫人生怕她再问,便说自己要诵经了,请薛湄回去。
离开了入淮阁,薛湄立在翠竹林前,略微沉思。
“大小姐,怎么了?”丫鬟彩鸢问她。
薛湄摇摇头。
她没有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
这位亲妈,可不像是个信徒。
信徒都是很虔诚的。
大夫人一听薛湄说要读经,居然劝她不要读,这不是信徒的行为。信徒一般都会很高兴有人肯加入她的信仰,这意味着女儿对她信任的认可和追捧。
谁都需要认可。
大夫人劝薛湄不要读,无非是担心薛湄真的拿经书去问她,她答不上来。
而薛湄提到的《楞严经》,是唐朝中期才有的。依照薛湄的判断,这个年代绝对早于唐朝,所以世上还没有《楞严经》。
《妙法莲华经》则比《楞严经》早个六七百年,它应该是有的。
“这位亲妈,信佛信得也太粗糙了,恐怕只知道个《妙法莲华经》的名,连读都没读过吧?”薛湄忍不住腹诽。
那么,大夫人躲在入淮阁,绝不是为了礼佛,她到底为什么?
因为儿子残疾而心灰意冷吗?
心灰意冷,不更应该好好礼佛,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吗?为什么礼佛只是个借口,连最起码的经书都没看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