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买地(第 2/3 页)
一百五十亿美金存在汇丰,甚至超过了汇丰的资产。张凡认为这样的利益捆绑,双方的联盟是可信的。
张凡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上没有牢不可破的铁杆联盟。自己就算是有了未来记忆,看来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思考问题太过粗鲁表面了。
7平方千米是英国自管理香港以来放出的最大一块面积了。完全可以充足合理布局,建设之后将会是处处充满商机与财富的宝地。最关键是填海权。
但是香港豪门联盟肯定是蒙在鼓里的。他们不知道张凡的现金流多么恐怖。他们只是香港政府用来从张凡身上割肉的一把屠刀。
张凡的财富在香港政府和汇丰面前是透明的。这么长时间,不见张凡把这笔金额移回内地。他们逐渐起来疑心。
在英国政府参与进来问题上,张彼得都转变了部分立场,为什么在今天才电话。时间点上掐死了张凡措手不及。
汇丰沈弼其领导层的人物几乎全部带着强烈政府机构运筹模式,因此。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在更多地时候都是倾向于财富获取,眼红张凡在汇丰的恐怖的美金。
张彼得这段时间接连不断的朝英国跑,一方面是张凡的许诺了高额的报酬,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英国方面的利益。香港总督也准备放弃原定的规划。而作为回报呢,张彼得的家族也能获取一定的政治利益。
织成这样一个针对张凡这块肥肉的大网。其中煞费苦心,几乎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张凡的计划又是必须不惜代价拿下这块地皮。他也不得不与对方相妥协。
但是张凡很反感这样的算计。也反感张彼得的出卖。但他虽然钱多。但不是傻子。在这种情况下,幸好的是,作为重生者,对未来变动看得很明白。
张凡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在国.内时候,政.局变动,国.内奉行务实的政策,对待任何人任何问题都首先考虑利益这两个字,他被关在监狱受尽了折磨,放出来也没有任何一个交代。他选择亡命天涯也要报仇。
张凡目光闪动陷入了思索。他最大优势是填海,空间的作弊功能,相对而言可以说是零成本填海。空间里光是泥土碎石就可以填充上百个香港来。
张凡目光锁定了东龙州。争取填海权。
大庙湾与大浪湾的与东龙州三角空间如果填充上来。面积将有15个将军澳这么大。大概预估在150平方千米以上。连接香港本岛,地位位置更加优越。
年底,东京经济危机即将爆发。现在东京最好的地段商业用户最高价达 12 万美元每平方米
张凡的一波操作获取利润快速出来。但是汇丰没有,而且加大了投入,超高回报的利润让汇丰的股东们信心大增。张凡做过推算,不用等到1990年末。最多三四个月,东京经济崩溃,不可避免了。自己要做的事,就是在崩溃的时候顺水推舟。来而不往非礼也。张凡要切掉汇丰一块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