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下狼烟 第三十五章 龙宴(第 3/4 页)
龙袍老者起身一摆袍袖:“各位,当今天下乘乱,我等却能偏安一隅,着实是上天待我等不薄,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需以文章论是非。既然各位都是饱学之士,可否做出诗文,就以描述天下形势为题,做得好的自然能得我水晶宫三件秘宝,就以一炷香时限,各位看如何?”
众人顿时来了兴致,均知龙宫宝贝甚多,这老龙今日难得慷慨,纷纷做沉思之状。
那蓝袍公子敖莫昂却是一心想要成全眼前这位救命恩公,不停冲着王保保使眼色,奈何王保保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此刻只是大快朵颐,左手不停捂着怀里的十万两银票,怕它飞走了一般。
一旁一个瘦高挑的大个子,满脸青黄之色,虾米须的胡子卷了又卷,腰中挂着一把碧玉刀。此刻站起身形躬身施礼:“龙君,咱做好一首诗歌,特来献丑。”
大太子敖莫昂一笑:“羽林郎,你这酒喝的差不多了,又拿了赏赐,机会留给别人吧。”那羽林郎如何肯让,大声呼喝出来“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好!”
“高!”
众人一片恭维之声,老龙君笑笑:“你这首诗歌气魄倒也罢了,只是一味讲究个人武勇,与天下大势相去甚远,但看你一炷香未到便做了出来,也是难为你了。”
这几句话是褒是贬羽林郎竟是分辨不出,没奈何只得坐了。
韩居士怕冷了场子,仗着酒劲也大喝起来:“我等皆是方圆百里,才名高著者,怎能让龙君扫了兴致,看我来一首。”
随后敲打着桌上的果盘,伴着脆响大声吟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众人大声呼和,纷纷叫好。
大太子敖莫昂赞了一声:“真真是金戈铁马,韩居士有心了,但若是说头筹,我看还缺些气魄。”
韩居士此刻也喝多了,一拍桌子:“大太子,你看不上韩某诗词,韩某不怪,但是总是要偏袒外人,韩某心下不服。”
他这一句话挑破了窗户纸,众人停止了叫好,眼睛齐刷刷盯向了王保保。
王保保正自吃喝,美味无比,忽的觉得大家都看着自己,不由得紧张起来:“呵呵,各位,我不学无术,不学无术,跟各位大才不能相比,告罪,告罪。”
大太子敖莫昂却一摆手:“恩公,何必自谦。能救我敖莫昂一命者,世上少有,若是有锦绣文章何妨拿出来与我等共赏?”
王保保本来说什么也不敢卖弄,自己大字不识几个,但此时看着众人喝醉的眼神仿佛要把自己吞下去,知道不写出些什么,怕是交待不下去了,只得把先前薛太岁给自己写好的白绢纸拿了出来。
大太子敖莫昂一笑:“没想到恩公却是早有准备,真可谓料敌先机,还说不识文墨,过谦了。”
拿起白绢纸,径自大声朗读起来:“当今之时,天运循环,四海气盛,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广众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份檄文当真震铄古今,乃是薛太岁依据脑中大藏般若文经,结合当下形势的古人之作,稍加改动而已,不仅分析了当前天下形势,慷慨激昂,还隐隐约约有一股涤荡环宇的霸王气势,就连老龙君也听了个目瞪口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