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舅母的纠结(第 3/4 页)
青儿道,“等我回头写信问问师长,看能否加塞一个名额。若是可成,届时表哥和荣哥儿还能一道入学。”
沈城激动又有些尴尬,他年已愈三旬,却要和个毛头小子一道入学,说起来脸面都没了。不过比起前程,脸面也没那么重要,他就说,“那就劳烦表弟了。”
“不妨事。只是事成之前,表哥怕还得和我一道去一趟书院,见一见师长。”这就是要考核的意思了。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不管在哪里入学,也少不了这一关。即便是新招进来的弟子,也还有入门考这个拦路虎守着,更别说沈城这类中途过来的学生了,那考核只会更严格,而不会简单了。
青儿如此一说让沈城陡然觉得亚历山大,一时间他都不顾不上和林父以及沈姨母寒暄了,只匆匆给两人请了安,便想回去复习。
长辈们体谅他,都含笑让他快去忙吧。熟料沈城一只脚都踏出门口时,又陡然想起,他没有书……
他上京时,行囊中倒是塞了几本书,但那书和科考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那都是世面上的流行书籍,大多是诗集,也就是一些文人附庸风雅的作品,登不上大雅之堂,却处处可见怀才不遇的痛恨……总之是投了沈城的心思,所以他倒也喜爱,一路上翻看个没完。可惜,这和科举无关,即便他酸诗写的再好,秋闱不考也白搭。
最后还是青儿看不过去了,体贴的表示会将他曾用的书送过去,沈城这才又感恩戴德的带着妻儿离去。
沈城一走像是把沈舅母的心一道带走了。
就见沈舅母眼神一直向外撇,就连脚尖也是朝外的。她甚至都不怎么缠扰瑾娘了,毕竟儿子如今可不用谋官了,指不定几年后朝廷想要竭力塞官给儿子做呢。不过瑾娘这里也得交好了,好歹给儿子留条后路不是。
沈舅母如今一心想这给儿子炖点鸡汤补补身体,又想着听说吃核桃读书人聪明,回头她就去集市上买它一篓核桃。又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早些搬出林府?毕竟林府不是自己家,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再来儿子读书要僻静,林家现在正兴盛,每天来来往往不少人,再耽搁儿子读书就不太好了。
想着想着,沈舅母就觉得搬家势在必行。
于是等晚上回了他们住的院子后沈舅母把丫鬟们都撵走,就和沈舅舅说起他寻摸的宅子如何了?
沈舅舅蹙眉看着她说,“我方才才和瑾娘说了此事,你没听见?”
我哪儿听见了?我满心满眼都是占儿子,我那还本事将心思分给其余人?
沈舅舅也是知道她的为人的,不由叹口气将瑾娘给的建议说了。随后又道,“既然是读书,那就选一处僻静些的宅子,我和瑾娘的意思时,明天先去西边顺耳胡同看看。那边住的都是清贵的读书人,而且顺耳这词听着吉利,指不定旺咱们城儿。”
沈舅母不知道“顺耳”两字那吉利了,她只听说过耳顺之年,所以这顺耳和耳顺有关系么?若是有的话,倒还真是个吉地,可以看一看。
“若是那顺耳胡同的宅子不合适,我准备在应天镇先买一座院子住下。”
“应天镇?那又是什么地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