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瑾娘再告状(第 3/4 页)
楚先生轻咳两声,徐二郎顺手送了手边的茶盏过去。杯子里是清茶,倒也润喉。
楚先生喝了两口,便摆摆手说,“都回房歇着去吧。之后一些时日咱们比往昔早出发一个时辰,争取尽早让师兄入土为安。”
“是。”
诸人走出房间,到了大师兄房中稍坐片刻。夏先生和楚先生的大弟子如今也不年轻了,双鬓都开始发白。这一路奔波,对他身体也是个负担,如今坐在房中歇息,他面上的愁苦和疲惫再难掩饰。
“楚先生想尽早让恩师入土,为的还是我等。”他们都是朝廷命官,此番送恩师归故里安葬,也都是请了假出来的。师兄弟几个,虽然有不在朝为官的,但绝大多数身上都有公差。即便他们官职不高,不如徐二郎位高权重,但也不好长期在外边。
此言徐二郎几人自然明白,也正是因此,心里才愈发不是滋味儿。
他们为人子弟的,不能说亏欠师傅吧,但着实受他们点拨指教良多。如今,仅有这一次机会为先生做点事儿了,先生还要为他们的仕途忧心。
这让诸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徐二郎手指敲了两下桌子,“如是想尽快到夏先生故里,倒也有一条捷径。”
师兄弟几个都投来疑惑的目光,“从允州南到蕲州正在修运河,期间有一段已经修葺完善,可以通行。”河运本就要比走陆路快上一些,更不用说如今大多数时候还顺风顺水,那更能剩下不少时间。
师兄弟几人闻言大喜,可随即又忍不住蹙眉。没有竣工的运河,按照朝廷的律令是不可以通行的。因为河道中还有许多路障要清理,再来运河两岸还没有设置收费的衙司,这时候经由运河穿梭往来,犯法。
几人看向徐二郎,徐二郎明白他们的意思,便轻咳一声,“几位师兄同意乘运河南下就好,剩余的事情,我去安排。”
他离京前见了御前的秉笔太监,接到了允文帝的暗旨,奉命去调差一些事情。陛下还给了他一方牌子,让他便宜行事,如今可以一用。
几个师兄也是知道这个师弟如今胜券在握,有他出面协商,想来此事能成。
“那就劳烦师弟了。”
“等将两位先生安置妥当,师兄再请师弟吃酒。”
……
等徐二郎安排妥当此事,诸人比预定的早了十天到了夏先生故里,让先生入土为安。
而此时京城中的徐翀,仍旧被摒弃在内院之外,不得踏进内院半步。
徐翀有些郁怒,但是让他去和二嫂掰扯个二三四五六,他也知道自己只有被喷的份儿。
别管放在那个府上,内院都是女眷的住所,男子止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