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都来了(第 3/4 页)
不能去战场,那就留在这里。东岭县就很好,这里距离前线最近,甚至有时候还能听见双方擂鼓和喊杀震天的声音,这个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长安长平几人听了一晚上的擂鼓和喊杀声,精神都有些萎靡。可他们一打开话匣子,说起昨晚的战事,就亢奋起来,忍不住发表见解。
他们不敢麻烦徐二郎,更不敢耽搁他处理公事,便朝墨河请求看一些和此战有关的讯息。
这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也没隐瞒的必要。墨河就直接拿了那些过期的战报给他们看。至于最新的,暂时还需要保密的,抱歉,他们看不了。
就这些已经足够几个孩子兴奋的了。
他们看得拍掌叫好,或是痛恨的怒骂出声,长平和宿征甚至布好沙盘排兵布阵,琢磨着双方战术,竟然忙的不可开交。
也就是这时候,应天书院的先生带着几十上百名学生过来了。
除了这些书院的先生和学生外,书院还雇佣了镖局的百十人手护持;又有各家派出的小厮或侍卫跟随,人数竟然很庞大,足有四五百。
这么多人,东岭县县衙也安置不下。再来,也没把他们安置在县衙的道理。
徐二郎派了墨河去帮衬他们,最后一部分人住在了客栈里,另有许多人就住在了附近民宅中。
还别说,因为战争的发生,东岭县的经济凋敝,酒楼客栈都快要关门了。如今可好,一下子把酒楼客栈全都住满了,这得创造多少效益。
就连那些百姓家,突然住了几个学子,也是乐的眼睛笑开了花。
应天书院的学生大多是官员和富商子弟,这些人手中都不缺钱。甚至心情好了随便打赏一个,都够这些百姓嚼用一年了。
这哪里是来捣乱的混小子啊,根本就是送上门的财神爷么。
徐二郎也没想到,这些人来了还有这作用。
听到墨河禀报后,也难以抑制的翘了翘嘴角。也好,看在他们也算间接的促进东岭县繁华的份儿上,之后在有些事情上,给他们行些方便就是。
之后徐二郎让墨河给这些学生和先生开放了一些区域,作为他们观战的地方。
那是几座瞭望塔,从这里可以看见远处战场上的硝烟。甚至视力好些的,还能看见两军对垒时,各方扛着的大旗。
这委实是个好地方,但因为此处瞭望塔已经在东岭县外围,且从瞭望塔上也可窥见辽东军的一些动静,就被严格看管起来。以防女干细在此动手脚,透漏辽东军演习和排兵布阵出去。
这些学生和先生登上瞭望塔时,周边都是士兵。名义上是护卫他们安全,其实众人都知道,这就是监视他们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