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商定(第 3/4 页)
关于回京,已经定下后日一早出发。这次他肯定不能单独行动,要跟着两位巡边史一起启程,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求娶,李和辉是这么说的,“我对翩翩的心意,士衡你和嫂夫人也该知晓的。我不敢保证翩翩跟了我一定不受委屈,但我可以保证,今生今世身边绝无二色,不会在此事上给翩翩添堵。”
这是应有之意。毕竟时下虽然纳妾的人家多,但那些真正鹣鲽情深的夫妻,也是容不得他人插足的。反观这些人,都是一夫一妻恩爱有加。而且绝大多数大儒,也是只有一个原配夫人。由此,男子这一生只守着一个夫人过活并不是丢脸的事儿,反而是夫妻恩爱的象征。
李和辉又道,“我有意成家后与父母分开来过。我是次子,上边有袭爵的兄长,分家后父母肯定跟着兄长过。”李和辉又苦笑着说,“分家后,翩翩虽然不用受婆婆的拿捏,但也有一点,就是我不再能享有庄郡王次子带来的荣耀,届时就是个身份普通的宗室,翩翩怕是要跟着我吃苦。”
吃苦算不上,只是没有之前风光罢了。
可话又说回来,那些依靠祖宗恩荫得来的风光也都是虚的,要了是累赘,不要反倒一身轻。
男子汉大丈夫,只要有本事,迟早也有封侯拜相的一天。也不是非得依靠家中的荣光,才能顶天立地,成为人上人。
徐二郎闻言再次点点头,翩翩不是会在乎这些虚名的人。况且两口子关起门来过日子,外在多么花团锦簇都是锦上添花,只有夫妻感情好,日子过得和美,才是实在的。
李和辉又道,“我的亲事我父母不怎么在意。”这话是真话,也是实情,可徐二郎听在心里仍旧觉得不是滋味。
父母和子女血脉相连,天生就有斩不断的亲密关系在。偏李和辉说出“父母不在意”的话,可见庄郡王夫妇对他确实是不在意的。而他,能这么坦然的说出来,想来心里已经不会对父母抱有期望,也不会再为此怨天尤人、痛苦不已。该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么?
“我的亲事全凭祖母做主,只要祖母准许了,这事儿就能定下。”
话说的简单,可庄郡王老太妃眼光何其高,例数之前她给李和辉看好的人选,哪一个不是人品、相貌、家世和本人的能力全都是顶尖的。但凡其中一样有瑕疵,老王妃都觉得是辱没了自己的孙儿,都不带同意相看的。
要老王妃看中翩翩,主动提出求娶,这何其难也。
但对不熟悉的人来说,要运作这件事情难如登天。对于从小在老王王妃的膝下长大,对她脾性了解胜过自己的李和辉而言,这事儿再简单不过。
不过,这事儿心里知道就可了,也不能说出来。毕竟“算计”一位老人家,尤其是一位全心全意为自己好,一点不求回报的老人家,这“算计”实在过了。
李和辉不愿带这顶帽子,只能私下将自己即将进行的事儿,美化成要尽快满足祖母的心愿——成亲生子,让她老人家抱曾孙。
只看结果是好的,就不要在意过程了。
反正不管怎样,他心里已经有了十足的算盘,能让此事完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想到这里,李和辉心里不是不激动。马上要和翩翩定下亲事,这是他这一年多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此刻他还有种飘乎乎的感觉,好似在做梦一般,这让他感觉不真实,也愈发让他想要尽快落实此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