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两好搁一好(第 3/4 页)
“同窗”两个字在此时拥有更加厚重的含义,这可以说是人脉,更可以说是政治资本。所以不管抱着什么心思的人,和人相处起来都和煦温然,倒是其乐融融。
又几日,应天书院放出榜单,“林瑾青”的大名赫然在列。
那榜单是按成绩从高到低一次排列的,青儿位列中上,排名第九。
这让青儿心中陡然一沉。
虽然早从姐夫口中得知,京城藏龙卧虎,指不定一个平平无奇之辈,都是饱腹诗书之士。原本他以为有了之前两个月的见闻,他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却不想,他还是想的过于乐观了。
区区一个应天书院的入门考试,他的成绩险些跌出十名之外,落在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这让青儿心中的压力愈发大了。
同时,他心中的信念也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决:要再努力几分了,对待读书二字也要更慎重了,不然,不定他日就要名落孙山。
青儿之前没回徐府,如今确认了被录取,他和几个友人打了招呼,就回去京城了。
他想亲口给姐姐报喜,另外还要再收拾些书籍和行礼,等过几天开学时入学。
青儿不知道,此时瑾娘已经知晓他被应天书院录取的事情了。
不知道才闹笑话呢,毕竟那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了,瑾娘可不得多关心着点?
她这边都如此在意这件事了,那府里的下人可不得更郑重一些?于是,就有那心思灵巧的小厮,直接使了钱请人去应天书院门口盯着。也因此,那边一放榜,小厮这头得了消息,瑾娘顺带这也就知道了。
她倒是高兴,笑着连说了几句,“第九名也好,毕竟还在前十名内呢,这可比长安长平好多了,想当初他们那成绩,啧啧,不提也罢。”
长安长平底子薄弱,后来被钱夫子好好教导了两年,倒是有些出息。但是他们比起三岁就开蒙的富贵人家子弟来说,底蕴到底不足,所以当初考试时成绩差强人意也在预料之内。
但青儿好歹也是平阳镇的魁首,堂堂一个魁首,在四大书院之一的招生考试中排名前十,这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越是京城这些眼界高的读书人,越是不承认穷乡僻壤地方的教育。平阳镇无疑就隶属穷乡僻壤之中,可青儿竟然能够突破重围,跑到前十名,这当真是非常争气了。
瑾娘满意的赞了两声,翩翩却惋惜说,“青儿哥哥怕是不会高兴。”
瑾娘懂她的意思,就说,“不高兴就会继续努力,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他心气高,没受过打击,这成绩在他看来,应该确实不出色,但经过此番青儿能够准确的定位自己,这也是好事一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