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好感(第 3/4 页)
长安听闻几人要走,还有些舍不得。可是他也懂事,知道天晚了赶路确实不安全。别说什么应天书院距离京城就不到两个时辰距离,不会出意外。可万一呢?若真是出了意外,那就麻烦大了。
这么想着,长安就按下心中小小的遗憾,亲自送瑾娘几人出去。
路过智信堂时,还能听见里边慷慨激昂的辩论声,还有围观群众的叫好声。
长安似乎听到熟悉的声音,就道,“其中一人是甲字班的师兄,他成绩很好,在甲字班也名列前茅。”甲字班的学生都有举人功名,如今还在学院读书,便是在为下一次春闱做准备。
而长安的这位师兄,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毕竟应天书院的学生能不能在下次春闱中有所斩获,可有很大的宝都压在他身上。
至于和这位师兄辩论的另一人,长安听着不像是他们书院的。
这也正常,毕竟应天书院的杏林节并不只是面向书院的学生,还面对整个大齐的读书人士。有那登天无门的人,便瞅准机会,要在这了一鸣惊人,好顺利进入权贵的眼界,成为他们的幕僚,谋取一个出身。
长安说,“连这位师兄都出面了,杏林节也进行到白热化了。此刻肯定很精彩,婶婶,二叔,李大人,你们确定不去看一眼再走么?”
瑾娘就笑,“我们不看了,回头你送了我们就回来继续看。等休沐日回家,你好把婶婶错过的那些精彩片段,都给我描述一番。”
长安点头应是,像是接了什么任务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振奋起来。
几人很快出了应天书院的大门,而就在大门外,他们竟然看见了正在与家人告别的魏庆耀。
瑾娘从长安那里听说过,貌似魏庆耀与家里人关系不大好。和父母是因为长久分离,关系就有些疏远。而和兄长与堂兄弟们不亲热,则是因为他在大长公主膝下长大,那些人嫉妒他能得到老祖宗的宠爱,与老祖宗的财富。
利益相悖,那关系自然就好不到那里。
而如今,瑾娘一看魏庆耀的么脸色,就觉得长安的话应该没错。
魏庆耀面前的人,不知道是他的堂兄弟还是亲兄弟,反正他面色冷淡,对那些人客气有余,亲热不足。那股子社交的味道,瑾娘一下就闻了出来。
说句不客气的话,魏庆耀面对他们这些人的表情,都比对那些人亲热一些。
正这么想着,魏庆耀就看到了这边一行人,那边魏庆耀的三个兄长见状也遥遥行了一礼。他们和李和辉算是表兄弟,只是因为李和辉从小在仓平长大,所以关系就不亲近。再加上年纪上差的有些多,所以平时见面也只是点头打招呼,唤一声“表哥”而已,再多的交集却是没有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