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劳碌命(第 2/4 页)
能在官场混出头的,谁背地里还没点见不得人的小辫子。区别只在于,有没有人想将你的小辫子拿出来将大事办理。若是这位总督大人想彻查闵州官场,不用说,他们入狱也入定了。但是,万一呢?万一大人不想再大张旗鼓,给自己的凶名增加别的谈资呢?
这些官员心里想着什么暂且不说,只说在这些官员身后,还有许多百姓在围观。
码头今日本要戒严,但考虑到这位总督大人仁爱百姓的名声,闵州府如今主事的同知到底只是封锁了一道入口,作为管船停靠之用。至于其余一些地方,自然还是保持开放状态,让四面八方的商船都在此停泊,不耽搁商人生意往来。
但封锁入口本就是大事,更不用说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一大早就穿着官府过来码头处接人。不管是有心人还是无心人,略一打听就会知道,这是总督大人要过来了。
对于徐总督此人,江南诸州府的百姓要说不好奇那绝不可能。
毕竟世家之患在江南尤其严重,江南百姓被盘剥的厉害,因而虽然种着上等好田,每年一家老小还在不停的开荒,可一年下来挣得产出,竟然勉强只够糊口。
他们也知道有些税收不合理,有些上边人要得孝敬纯属无稽之谈,但升斗小民还能斗过翻云覆雨的官员们不成?
他们没那个本事,也只能咽下这些委屈。勉强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齐齐全全的,日子苦点就苦点,总归还能过下去,不到无以为继的地步。
可自从这位徐大人赴任,江南这边的形势就渐渐转变开了。
有些敏感的老百姓率先注意到,一些迟钝些的老农,过了两三个月,也感觉日子好过了。
无它,只因为今年要收的苛捐杂税,竟然至今为止没人过来收缴。而因为这位大人、那位大人,要祝寿、要纳妾、要为陛下请建别宫,要为某位娘娘请赐子嗣而修寺庙……诸多让人听来匪夷所思的借口,反正都是来让百姓掏钱的,这种行为竟也没有了。
官员们安安静静的,衙役们更是缩着脑袋过活。
他们不知道原因,但人云亦云,听着明白人的话也知道,这可能和新上任的总督大人处置世家有关。
因为新总督,他们兜里有了闲钱,如此可不得将新总督看做再生父母?
百姓们最直白,谁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就觉得谁好。也因此,听说徐总督今日要到达闵州,十里八乡但凡能赶来的百姓全都往码头涌来。
不过他们被差役挡在了外围,但这也无妨,他们本就不求能见到总督本人。只求能远远的磕个头,表达一下心中的感激之情罢了。
徐二郎先下的船,他在船上就听说了闵州府闹出的动静。但这也归咎不到闵州同知头上,毕竟消息是早就走漏出去的,闵州同知过来接人是理所应当,反倒是不过来,要被人说目中无人。
只是之后还来了许多百姓,场面就闹得有些大了。
不过徐二郎素来办法多,他也是个镇得住场面的。出去一番交代,闵州府的官员就先退下了,之后再有官员们安抚百姓,百姓们当场磕头离去,码头处不过半柱香时间就恢复了安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