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好酒也怕巷子深(第 2/4 页)
瑾娘如约去见了陈佳玉,陈佳玉似乎对于徐翀要娶她一事并不吃惊。在瑾娘问她是否甘愿时,也点了头。
事情到这儿份儿上,瑾娘也不说啥了,只能想办法让两人的名声好一些。于是,几天后陈佳玉悄无声息的从徐府搬了出去,住到了瑾娘在帽儿胡同置办的一处宅子中。
等陈佳玉的娘家人过来京城,也会被安置在这里,陈佳玉也会从这里嫁入徐府。
徐府开始大派请帖,京城中不少官员人家收到帖子,也都笑呵呵的说了吉祥话,表示肯定会过去吃喜酒,也好沾沾喜气。
说这话的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说了,反正不管是派请帖的管家还是小厮,都被拉着有意无意的套了不少话。
比如这陈氏和到底何许人也?当真是徐家的远方表亲不成?徐府在江浙一带还有族人么,他们不是从平阳进京的么?再有,徐府近期内还有别的喜事么?
问最后一句话的人,着实其心可诛了。这话潜意思不就是问陈佳玉到底是不是像外边说的怀了身孕,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然区区一个普通女子,家里又不能给予什么帮扶,徐翀怎么会娶人进门?
套问这个问题的人还不少。
也好在瑾娘提前预算到所有情况,所以对所有问题都做了应对。
陈氏只是江浙一带的普通女子,无甚家世,只有一兄在江浙水师从军,与徐翀是袍泽。徐翀与人交好,听说陈氏欲上京延请名医为兄长治腿,便要求同行。之后的事情……就不外乎是两个年轻人渐渐生出倾慕之意,便决定成为夫妻云云。婚礼办得仓促,是因为徐翀不日要回到江浙水师。至于近期内还有无别的喜事,那谁也说不准,毕竟徐府的嫡长孙长安少爷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相看的年纪,指不定徐大人会趁述职时空闲,将长孙少爷的亲事也给安排妥当。
徐翀和陈佳玉的事情真真假假的,谁也弄不清楚。瑾娘给出的答案逻辑上更是有许多破绽,完全经不起推敲。但是谁管这些呢,祸水都引到长安身上了,谁还管徐翀不徐翀的。
徐长安,徐府的嫡长孙,那也是个非常出色的少年。如今周岁才十六有余,身上却已经有了举人功名。更难得的是,此子性情温善,谦逊得体,踏实上进,却又不乏锐气。有徐二郎这个二叔照应,假以时日这孩子必成大器。
男人们只看未来女婿是否有本事,女眷们就简单多了。她们就看徐府内宅清净不清净,徐长安是不是洁身自好。
答案自然是让她们非常满意。
徐府的内宅自然是极其清净的,毕竟徐府几个男主子身边,都没有侍妾——徐父这为老不尊的,老了老了倒是弄了两个屋里人。但那只是通房之流,府里的下人给她们几分体面,以姨娘称呼他们,但实际上她们根本不是姨娘。
徐母更是个老仙女,根本不带理事的,否则也不可能在长子命丧百日内,急匆匆为次子娶妻。
老夫人扶风弄月,闲来敬神拜佛,能当做婆婆尊敬的瑾娘也是个好性儿,根本不是会苛待媳妇的。
况且徐二郎仕途正好,这夫妻两人又恩爱甚笃,等闲不会分开。届时瑾娘随徐二郎去任上,府里只有一个老祖母要伺候,那更是清闲。
这徐长安绝对可以的,这门亲事简直打着灯笼都难找。闺女嫁过去静等着享福吧,这样的夫婿若是错过的,去哪里寻更好的?
不少当家主母纷纷心动,琢磨着最近如何见瑾娘一面,好套套瑾娘的话。
不过左右得等徐翀的亲事忙完,不然瑾娘怕是抽不出空来。
这些夫人们按捺下心思,面上不漏声色,其实心里都有些焦灼。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