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回京之期遥遥(第 2/4 页)
她有一间特意装药材的药房,里边摆了十几排大柜子,柜子上叠满了抽屉,而抽屉中塞得满满的,全都是处理好、且效用好的药材。
如今战事一平,这些药材单是她自己用的话,怕是用个五六年不是问题。可药材放那么长时间,不说发霉不发霉,只说药效就削减好多。所以与其那样浪费了,不如拿出来直接坐人情。
长乐直接把自己的药材“捐献”出来,瑾娘也没客气。直接让人取走了所需的药材。
不过因为少年们大多没打毛病,只是有些惊吓。所以用的最多的是安神汤配方上的药物,其余的基本没什么消耗。
不说客栈中那些学生和夫子接连服用了三五天安神汤后,一个个恢复过来,却说眼看着八月十五中秋节了,这些人都捉急回家和亲人团聚。
这也是人之常情。
再来,也快到往年应天书院开学的时间了,这时候回去也正好,等到了京城学生们还能休息调整几天,不至于耽搁课程。
瑾娘想过此事后,就准备把“宴席”赶紧办了。
徐二郎把此事委托给她,瑾娘则委托给长安长平和荣哥儿。
长安长平:确定是让荣哥儿去待客,不是让她去玩耍的么?
长安长平有一肚子话要说,但最后也多咽了回去。
罢了罢了,总不能让婶婶亲自出面。婶婶派遣荣哥儿出来挑大梁已经不错了,他们应该知足。
诸位先生和学生在东岭县时感激徐二郎行方便,对他感恩戴德,如今到了河州,给人添了许多麻烦,又要被人待为上客,着实赧然。
他们当真不是来混吃混喝混药材的,河州之行早在他们预定的行程中——他们听说徐知州来河州后大刀阔斧的做了许多事,以至于河州虽然还远比不上京城等地繁华,但也生机勃勃,颇有可取之处。
他们听多了山长和副山长的赞叹,才决定来看一看徐知州的“政绩”。谁知,给人添了这么多麻烦,竟又被人隆重招待。
虽然招待他们的,只是个九头身小豆丁,但这可是知州大人的嫡长子,身份可贵重的很。由此,徐大人对他们的态度之郑重可想而知,他们的感慨便也因此更多了。
长安长平:你们真的想多了,这真的只是婶婶的“神来一笔”而已。
但长安长平的心声这些书院的先生和学生们听不见,因而,他们愈发觉得徐知州为人厚道,对他颇多赞美之词。
宴席用完,诸人收拾收拾行装,也就准备出发了。
长安长平还不想走,青儿也有意在河州再留几日。
长安长平几人年纪小,担不起事儿,不管是在东岭县还是边境,完全是在“玩耍”。可青儿作为夫子们的副手,要替他们处理许多事情。他忙的分身无暇,以至于连和姐姐姐夫相处的时间都不多。还有他的外甥外甥女,他更是没机会和他们讲故事,陪他们上街看热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