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第 2/4 页)
不过,徐嬷嬷不愧是在河州土生土长,又在上一任同知家中服侍过的,那肚子里的干货多的是。
她也有心显摆显摆自己的能耐,好让夫人看出她的本事,把她留下。
——之前被上一任同知夫人送还卖身契后,她着实又找了两个下家。可惜,要么是对方不好伺候,要么就是开出的月银她不满意;再不行就是那家的老太爷不规矩,一大把年纪还想对她动手动脚。
徐嬷嬷兜里颇攒了几个钱,倒是不那么迫切找活儿干,也不是走投无路,非要在谁家委屈自己。可她兜里的钱再多,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这不,看这新来的同知一家颇为和善,徐嬷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表达自己是“有用得”这个信息,以求可以留下来伺候。
瑾娘不插话,就耐心听着。虽然她觉得这徐嬷嬷未免爱显摆了些,但这不是大毛病。这人到底是权贵府里伺候过,规矩是懂的,也很有分寸的不在她面前说前任雇主的坏话,行事说话也还算头头是道。这样的人,她是不介意给一口饭吃的。当然,关键是她还真觉得,这是个人才。
徐嬷嬷探听消息的本事一流,她是个爱说笑的,又长着一副小模样,和人说话时让人提不起防备的心思。也因此,她很是探到了,哪家的夫人和哪家的夫人虽然面上看着友好,可实际上都快把对方恨透了。至于他们交恶的原因她也门清,不外乎另一家给这家送了美人,导致人家夫妻有了嫌隙。
还有谁和谁外边看起来爱答不理,但实际上好的快要义结金兰。以及哪家的夫人面上看着光彩,实际上在家日子苦着呢,上有婆婆虐待,还有妯娌挑拨,再有妾室作妖,儿女还不懂事,哎呦,日子苦的跟吃了黄连似得。
类似种种的事情,徐嬷嬷张口既来。瑾娘原本还满面严肃,可是听着听着,嘴角就忍不住抽搐起来。
她从来不知道,原来河州这些官场官员的后院,都有那么多戏。
话说回来,她原本想打听的事情,都是很郑重的,可是怎么听着听着,就跟听八卦似得?
她真没那么八卦啊,对别人的家里事儿,她也当真没那么强的好奇心。可这不是,这不是要跟人家女眷搞好关系,所以得把对方了解清楚么。
瑾娘给自己找了个过的去的借口,然后毫无心理负担的继续听徐嬷嬷将河州官员的后宅风云。
这一听就听到了午膳的时候。
瑾娘此时有些疲倦了,也做事饿了,就让徐嬷嬷先下去,等下午她再召她。
徐嬷嬷一听这同知夫人还用自己,就晓得留在徐府的事儿有谱了。她自然是很识趣的退出去,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