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进圈套(第 2/4 页)
她毕竟是个不善于交际,也不会说话的妇人,此时担心刚才的作为给徐二郎惹下祸患,又担心翩翩真的会被提进宫里,就张口结舌的想解释,自己刚才断然拒绝,不是想驳回婕妤娘娘的面子,而是,而是……
而是什么来着,徐母混沌的脑子一时半刻真想不出靠谱的借口来,一时间真恨不能时间倒回,或是干脆晕过去,好将这事儿直接扯过去。
就在她焦急的冷汗都从额头上滚下来时,刚才一直垂着头没有言语的瑾娘,终于抬起头,说了句话,“娘娘勿怪,娘这是太不舍翩翩了,才会出口驳斥了娘娘的美意。”
又不紧不慢的搀扶着徐母说,“娘娘也知,我母亲生育三子,可大哥为护边疆安稳,骁勇战死;二子也就是我相公,整天忙于公事,在母亲膝下敬孝的时间有限。还有小叔,小叔一腔报国之心,发誓生平定要完成大哥遗愿,将匈奴驱逐出境,为此立志从军,连过年都不能回来探望母亲。母亲的四个儿女,只有一个女儿足够贴心,又能一直守着她,母亲也心疼女儿,为此一天看不见翩翩便日思夜想,昼夜难安。希望娘娘体谅母亲一腔慈母心怀,不要与她计较刚才之事。至于翩翩,兹事体大,不是母亲与奴家两个妇道人家可做决定的,此事还要相公拿主意才好。”
有那脑子转的慢些,还没想明白此进宫陪伴,并不只是字面意思上的进宫陪伴的妇人,就觉得徐母这反映未免太大,而瑾娘这话也莫名其妙的,让人听不懂。所以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进宫也就小住两三日就回来了,那里还需要通知侍书大人?”
满屋寂静。
这话念叨的声音虽小,但众人都听到耳里去了。一时间众人有志一同的望向这位心直口快的妇人,就见果然不出所料,正是河东徐氏的长媳梅娘子。
梅娘子是市井百姓出身,不懂这些圈圈绕绕。她心思也直爽,所以并不晓得,这其中是不是还藏着什么猫腻。加上性情大大咧咧的,所以刚才就念叨了几句。
但是现在这么多人看着她,梅娘子就是再蠢再傻再白痴,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所以轻轻在自己脸颊上扇了一下,“我胡说的,娘娘可千万别把我的话听到心里去。”
有梅娘子这番插科打诨,这事情就这般混了过去。最后翩翩进宫不进宫的也没说定下来,因为到了用膳时间,众人就先去用饭了。
翩翩这时候成了众人的焦点,小姑娘有些放不开手脚。加上被进宫的消息一冲击,此时脑袋还晕乎着,整个人的胆量看似也小了许多,明显被那个提议吓得不轻。
吃饭时她就紧挨着瑾娘坐着,期间还趁别人不注意时,想拉住瑾娘说些什么,不过被瑾娘拍了两下胳膊,她就知趣的闭了嘴。
瑾娘低声安抚她,“无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解决的办法。”又说,“你二哥有主意,不要怕,万事有你二哥担着呢。”
翩翩从瑾娘这话中听出了未尽之言——不管是哥哥还是嫂子,都不会迫于形势送她进宫,那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就像嫂嫂说的那样,天塌了还有高个,额,有二哥撑着,她完全没必要在这里庸人自扰啊。
想通了后,翩翩就专心吃起饭来。
平西侯府早就晓得今天允文帝要和婕妤娘娘过来的消息,那宴席上的所有东西,自然都是准备的上好的。其中有几道美味佳肴,瑾娘听都没听过,还是世子夫人炫耀的提了一句,“这都是宫里的御膳”,她才知晓,原来这菜肴是御膳单子上的菜品。而此番在徐府掌勺的红白案师傅,也是平西侯夫人特意花重金请来的,宫里御厨的嫡出传人。这做饭的手艺净得他们师傅的真传,所以这菜肴能不美味么?
平西侯府真是把今天接驾的事情,做到了尽善尽美。但瑾娘心想,做的太好就不是过错了么?是过错啊!你连一个菜肴,都要和宫里媲美,那皇帝能乐意?
瑾娘心想,不知道是平西侯府平日里就是这个做派,还是被陛下亲临这个事情弄蒙了头,不然怎么会搞出如此骚操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