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辞别(第 2/4 页)
这声音瑾娘有些耳熟,还有些陌生,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是谁。不过听坐在车辕上驾车的墨河唤了一声“见过郑公子”,瑾娘后知后觉想起,刚才那声音的主人正是郑顺明。
郑顺明上次秋闱落榜,苦读三年后决定再战。他这几日也要出发,所以顺道来石府一趟,一来带石静语回娘家,二来也是和石府诸人,尤其是石老太爷告别一番。
不想从石府出来不久,就看见一架熟悉的马车。那马车是徐家的,那边挂着徐家的族徽,很是好认。
郑顺明高兴之下直接开口,熟料马车中坐的根本不是徐二郎,而是瑾娘和爱女。
瑾娘在马车中致了歉,顺便与石静语问好。石静语逗弄着怀中的儿子,对瑾娘有些爱答不理。
不过在丈夫拐了她一下后,石静语也不得不收敛起自己恶劣的态度,抬首回了句“二夫人好。”
这一抬头,石静语就看见了坐在瑾娘一旁的小鱼儿。
小鱼儿穿着鹅黄的春装,梳着钏发,她柳眉杏眼小嘴巴,五官精致的跟观音坐下的童女似得,白白嫩嫩的别提多可爱。
石静语看得也有些喜欢,可转念一想这是瑾娘的女儿,就不由冷哼一声。
她看了看怀里的儿子,是的,石静语早已经生产,且给郑顺明添了个儿子。这是郑家的长孙,又因为模样不似父亲那般丑陋,反倒和母亲肖似,颇为清秀文雅,很得郑家老少的喜欢。
石静语想想自己生了儿子,瑾娘只是生了个女儿,就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肢。
她心里暗自念叨:嫁了个能干的夫君又有什么用,自己的肚子还不是不争气?不像她,一举得男,而且儿子又机灵又懂事,还生了一副好脑子,小小年纪就已经会背诵几十首诗。
她的儿子啊,长大了可是要做状元的。她以后老了,也有数不清的荣华富贵,不比瑾娘,已经生了一个丫头片子,若是下一胎还是女儿,想来就是有个好夫婿她也守不住。
瑾娘何尝没看到石静语眼中的鄙夷,不过她和石静语素来相看两厌,也懒得搭理她,更不计较她的态度。只是透过撩起的车窗帘子,简单和郑顺明问了两句话。
郑顺明正说道“听说润之兄过几日也要上京,不知可路过朔州,如是途径朔州,不知可否同行?”徐二郎就从镖局出来了。
镖局的当家一边热情的和徐二郎说道,届时会安排最好的儿郎护送,一边又悄声说,“三郎确实根骨好,浪费了可惜,只是我能力有限,三郎再和我学习也不会有太大进益。徐举人既然不反对弟弟学武,不如等到了京都给三郎寻觅个好师傅,这样才不耽搁了三郎的天赋。”
徐二郎点头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总镖头心满意足的还想再说些什么,瑾娘和郑顺明已经都看了过来。
那总镖头祖辈都在平阳镇居住,对于郑顺明也是认识的。而瑾娘,他虽不认识,也猜想出怕是徐二郎的女眷,所以也不多看,只是隔着老远对郑顺明抱抱拳头,权当见了个礼,随后就和徐二郎辞别,回了镖局。
既然遇见,就没有不一起坐坐的道理。徐二郎理所当然的邀请郑顺明到距离很近的一家茶楼,一起吃杯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