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毕 第五十三章谋赵(第 2/3 页)
却不知秦政是未曾意识到,还是未计较,他皱眉不悦的问:“公子嘉便罢,你且说说如何说动李牧的?秦赵仇视已久,你还坚持前去,若是不交代清楚寡人便交待下去罚你禁足如何?”
吕雉从秦政有些冷硬的话语中听出了淡淡的关心,笑了笑说:“我随公子嘉前往了雁门见到了李牧,原来李牧早在邯郸有眼线,城中流言四起之时,他就有所预料。我用王上任人唯贤与郭开嫉贤妒能还有赵王庸碌作比,他便有所动摇。
再说到他死于邯郸之后,边境必定毁于匈奴人之手,李牧便面色大变。最后又说王上对降民一视同仁,若他能降秦,王上必定继续任他驻守边关。他才答应了下来。”
随后她仔细打量了下秦政的面色,看他未曾动怒才问到:“不知王上可曾答应了李牧的要求?若是我没记错,李牧请求王上不得因怨伤赵民。”
秦政哼了一声,想着这点有些不快,问吕雉:“蒙恬曾说你许诺要将赵氏迁入秦氏宗苗?你倒是不想想寡人的为难之处。”
“王上!此事务必施行啊。秦赵合一,即可使赵人不再思故国,也可使赵人不再因长平一战痛恨秦人。两国祖上本是同宗同源,若是将过错推到赵国臣下身上,赵民便不会再怨恨秦人。如此两全之事还请王上三思。”吕雉听到秦政对她建议有些怨言连忙出言解释。
“赵人祖恶来之弟季胜,秦人祖恶来。若要合宗也未尝不可,只是要说服宗正。”想到那个经常在祭祀时扯着嗓子用老秦人的方言读祭文的宗正,秦政就有些头疼。
“这是王上宗族家事,恕我无能为力。”吕雉连忙摆手表示这可不是她能解决的问题,“家中还等我回去,若无他事我便归家了。”
秦政叹了口气摆摆手示意吕雉可以退下,吕雉飞快的消失在了他的眼前,徒留他与一案的政务在殿中让他郁闷不已。
归家后吕雉听闻了韩嫣为她亲自面见秦政之事,拉着她的手真诚的赞叹说:“大嫂倒是居安思危,解我后顾之忧。这次真是幸好有大嫂在,不然家人恐怕要受些惊吓。”
“既然已经是一家人,自然也要为家人着想,今日舅父还未曾归来,不然也能阖家团聚了。”韩嫣听着吕雉的称赞汗颜不已,连忙岔开了话题。
乐子抱着几月未见的吕雉眼眶红红的带着哭音感叹说:“雉儿出去之时,尚不及我腹,如今却是长大不小。我儿在外都黑了不少,下次切莫再不告而别,让我担心不已。”
“阿母,是雉儿的错,当时太过匆忙,只好留书。如今孩儿不是已经回来了?”吕雉沉声安抚乐子。一旁的韩嫣和长姁也在一旁为吕雉说情,才让乐子慢慢恢复了平静。
这一年秦政使王翦与桓齮兵分两路攻赵,李牧率边军在阵前不战而降。赵军大败,邯郸被围。李牧在赵国都城中的属下为秦人破开一门,赵王迁被虏,赵国灭亡。
远在咸阳的公子嘉被封为承安侯,得以在咸阳供奉赵氏香火。秦军在赵地也大肆宣扬“秦赵本一家,如今合宗为一”的消息。让大部分赵人慢慢接受了如今是被秦国统治的事实,李牧所在的雁门郡郡治改善无,他将继续在雁门防备匈奴还有东胡人。
自然他的军中也被安排了许多秦人军官,边军也按照秦法重新划分了爵位官职,可以说在灭赵一役中基本保存完全。边郡的庶民并未经历战火,便见城头王旗变换,虽然有些遗憾,却也庆幸不已。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