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很有可能小惩大诫(第 2/3 页)
贴身太监接过之后,再转呈给了皇帝,而皇帝细细看着信件的内容,先前还是平静,而一朝便变了脸色。
“孟源!这信上说的,你可如何解释?!”皇帝怒道。
孟源战战兢兢跪了下去,还在为自己开脱:“陛下,微臣不曾给刘大人写过信件,徇私舞弊之事,也是子虚乌有,是楚南瑄出言陷害!”
“皇上!微臣明知孟大人是我的上司,一旦向皇帝举报,孟大人必然放不过我。但微臣依然愿意检举孟大人与刘大人,只因微臣之心,天地可鉴,只忠于陛下。即使是孟大人徇私舞弊,知法犯法。微臣也愿意,将实情说出。”楚南瑄叩首道。
众人听楚南瑄这话,称得上是尽忠尽职,而皇帝也缓和脸色,先向楚南瑄道:“楚家世代都是如此忠烈,你倒是有你祖父之风。”
楚南瑄一被夸赞,脸上得意之色不掩,不远处的楚侯爷也是十分高兴地望着他。
“孟源!你当朕是眼睛瞎了吗?!”反过来,皇帝冷眼望着孟源,“朕早觉得你和刘易阳关系不对。先前朕是猜想着你体恤新科进士。可今日看了这些信件,才想起,他果真是你旧友之子。”
听出皇帝已经察觉,孟源这才彻底慌了神,道:“陛下!微臣是一时糊涂。还望陛下开恩!”
楚南玥深知,皇帝虽为仁德之君,可武科举才开始第一年就出了这样的事,若不狠狠制裁孟源,只怕无法服众。
而皇帝只沉默了片刻,便果真道:“孟源与刘易阳,牵涉科举舞弊一案,俱先革职。来人,将孟源与刘易阳关押天牢!待查清事实,再做发落。”
刘易阳跪在角落,一直连半个字也不敢吐露,而等被拉出去时,才开始大声哀求。
那二人的求饶之声,让殿上大臣们俱是心惊,而皇帝怒意未减,楚南瑄也没敢从地上站起来。
楚南玥便适时站出,向皇帝道:“皇上,如今当务之急,便在查证。而其实物证已有,楚大人检举有功,倒不如先表彰楚大人之忠心。”
虽为表彰楚南瑄之忠心,但也是安群臣之心。
六部之中,兵部尚书出了这样的事,在场之人,谁不惊骇。
而皇帝似乎将楚南玥之言听了进去,便先当众犒赏了楚南瑄,又升了他的官职,让他成了兵部侍郎。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