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总归是体面人(第 2/3 页)
林海逸嘿嘿坏笑道。
“对了,你保送的事怎么样了?”方既明问道。
“黄了。”林海逸却没表现出什么异样的波动,“据说是我的稳定性不够,人家觉得我可能实力不够吧。我们学校的保送名额,给了理科班第一。人家那是两次第一,也怪不得,保送华清了。”
“不是还有燕大的吗?”方既明奇怪地问道。
“我不想去燕大,我的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林海逸淡淡地说道,“华清燕大再好,也跟我无关。我也是才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吧,保送特别难。所以我打算,即便是保送去了其他学校,我也会拒绝的。老师跟我谈过了,她让我别死脑筋……”
方既明想了想,也说道:“燕大是挺不错的,不去可惜了。”
说华清燕大只懂得给美丽间输送人才是有失偏颇的,但人才流失是毋庸置疑的。而国内科研风气实在是不敢恭维,经费被一些倚老卖老的家伙占了,荣誉被这些倚老卖老的家伙拿了,搞什么都排资论辈,你没经费没话语权的,就要被学·阀打压。搞学术的都有点脾气,你乱来,那我就去别的地方了。
或许再过几年后,国内科研环境好了,自然就有人回来了。
一样米养百样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能做的事,就是把环境搞好了,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了,那么科研人才自然就回来了。看看上辈子的华为,不就是这么做的?尊重人才,给足够的待遇,给足够的科研资金,那自然就会出技术,出专利,能赚钱了。
林海逸说道:“燕大是不错,但我不想去。”
方既明听着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等等,不就是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的翻版吗?果然学霸就是任性啊!
“燕大是不错,我也不想去。”方既明嘿嘿笑道,“反正人家也不要我去。”
林海逸说道:“你要是再复读一年,说不定真有机会。”
方既明却看得很清楚:“算了吧,又不是皇城户口,以我这破成绩,能上就是怪事了。”为什么华清燕大被这么诟病?其实也很简单,国家财政补贴那么多,居然没出多少科研成果,还生源分配不均,怪不得那么多人看华清燕大不爽了。这是很现实的事,大部分人要不是家住燕京,在其他省份你不拔尖都无法进入华清燕大。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