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想啥来啥(感谢各位订阅正版)(第 3/4 页)
“拿着这钱给你妈买药、再给你爸买点营养品。你也不要想着去工地干活了,回学校好好学习,然后参加高考。”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你要是真想还我钱的话,就去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赚钱还我,你说是吧!”
那位老方虽然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下来弄伤了自己,可毕竟是他是在帮李卫东建房子,李卫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若是老方因为没钱治疗而失去了一条腿,李卫东心中也会过意不去的,最起码住进新房子的时候,想起这件事会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所以李卫东宁愿自己掏点钱,给老方把腿治好,迷信点讲也是花钱消灾,赶走晦气。
这样日后搬进新房以后,李卫东心里面至少会舒服一些。
至于拿钱资助方振宏,纯属是李卫东的同情这孩子。
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娃能上高中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若是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瞬间就成了全村人的希望,整个村子集资也会把他送进大学的校门。
在当时的农村地区,初中毕业证就算是高学历。农村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都会选择中专,而不是高中。毕竟中专毕业后报分配工作,在加上户口的农转非,对于农村人而言还是很诱人的。
上高中的唯一优势就是可以考大学,大学生肯定是要比中专生吃香的,当然高中毕业以后考不上大学,也可以考中专,不过与初中毕业生相比,要多浪费三年时间。
1989年的时候,中专毕业生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主要是很多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即便是国企也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中专生分配到企业的话,除了可以混一个“农转非”之外,并没有很光明的前途。
除了师范、卫生、财税、铁路、邮电这几大类的铁饭碗中专以外,普通中专的毕业生,所分配到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可能几年后都要下岗。
当时城市当中那些有眼光的家长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可能的话,还是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上高中考大学,而不是直接上中专。哪怕是考一个大专,分配到的工作岗位也要比中专强的多。
老方能够想明白这一点,送方振宏去读高中,也是难得的。
方振宏已经上到高三了,而且没有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如果这时候辍学去工地搬砖的话,的确是太可惜了。
李卫东干脆就拿出了三百块钱,算是资助方振宏的学业,可以让他安心的完成高考。
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高考是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刻,而对于方振宏这种农村学子来说,高考更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
又到了春季广交会的时间。
这一次,李卫东除了带来了空气炸锅之外,还带来了多士炉。只不过这一次,李卫东的目标并不是卖货,他对这一届的广交会,已经有了全盘谋划。
“李厂长,这就是你上次说的那种新产品吧?”马德兴望着多士炉,接着说道:“这东西我见过,是烤面包机吧?又一次我接待外宾的时候,陪着外宾吃早餐,就看到外宾用这个东西烤面包!”
“对,是烤面包用的,英文名叫toaster,港岛那边管这个叫多士炉。”李卫东开口答道。
“这东西的市场怎么样?”马德兴开口问。
“马处长,你想啊,老外顿顿得吃面包,所以这种多士炉,肯定是有市场的。”李卫东接着介绍道:“我已经做过市场调查了,这种多士炉,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接近一百美金!”
中国企业大举进军家电领域之前,市面上家用电器的售价普遍是偏贵的。
这与劳动力是否廉价其实没啥关系,主要是因为西方始终是秉持根据市场需求定价的原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