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李院士也叫李卫东(求订阅)(第 2/4 页)
“二十五周岁!”李卫东回答道。
“这么年轻!”司徒健脸上浮现出震撼的表情,十几秒后才恢复了平静,随后他开口叹道:“我看到你的简历,还以为最起码得是个五六十岁的人,没想到只有二十五岁。”
一般的大型国企,五十多岁混到一把手是正常的,四十多岁当一把手就算是年轻有为的了。所以当司徒健看到那些“厂长”和“董事长”的名号时,本能的觉得,李卫东得是五十多岁的人。
却没想到李卫东竟然如此的年轻,只有二十五周岁。
二十五周岁,比司徒健带的学生都年轻!
还好司徒健这种顶级的学者,平日里是见过不少天才的。像是清华的神童班,十二三岁就读本科,十七八岁就能博士毕业的那种,司徒健也亲眼见过。
平日里天才见多了,所以在得知李卫东的年龄后,司徒健虽然很吃惊,但并没有显得很失态,他马上就平复下心情。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门口响起:“司徒,跟一个后生聊什么呢!”
司徒健回头望去,开口说道:“老黄,这位可不是什么后生,这小伙子叫李卫东,跟咱们一样,是来讲课的!”
听到“老黄”这个称呼,李卫东马上意识到,来人是中央财经大学的黄立伟教授,也就是那个讲解股票和期货的教授。据说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以及交易规则的制定,这位黄教授都有参与,可以说是国内最顶尖的证券专家。
“李卫东?你就是那个李卫东!”黄伟教授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卫东,随后开口说道:“我之前听我们学校的赵教授提起过,说是有个年轻人,准确的预测的日本的经济政策,甚至连日本政党轮替都被他给说中了,就是你吧?我本以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没想到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黄立伟口中的“赵教授”,就是之前李卫东参加座谈会是,遇到的那位赵岳教授,他也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
李卫东点了点头,一脸谦逊的答道:“黄教授说的没错,在两位老师面前,我就是个后生晚辈。”
司徒健则开口问道:“老黄,你刚才说的预测日本经济政策和政党轮替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黄立伟将事情的经过大致介绍了一边,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咱们这位小伙子还预测,日本将要陷入到流动性陷阱当中!”
“流动性陷阱?这怎么可……”司徒健的话语突然止住,随后却认真的思考起来。
黄立伟的则开口说道:“我乍一听的时候,也觉得不可能,但是看看日本现在的降息趋势,还真说不准啊!我是研究证券的,最近一个月,日经指数已经从19000点,跌倒了17000多点,日本央行的降息,却没有刺激到股市,这对日本经济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司徒健则开口说道;“日本的贸易数据倒是比较正常,自从1991年出现了一次下跌以后,去年已经开始回升,从今年前两个季度看,已经恢复到了1989年的水平,从这方面看,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不太大。”
李卫东却开口说道:“司徒院士,您别忘了,日本目前的贸易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八十年代,日本的贸易是以日本制造为主,日本的贸易数字,是真正的日本产品。
而现在产业转移的直接对外投资,逐渐的成为了日本本国产业供应链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数字也加入了日本的贸易数据。现在日本的贸易数字,水分可比八十年大的多。”
司徒健则开口说道;“现代工业体系当中,产业转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过去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比如二战后部分产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和欧洲,日本的产业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家,现在这些产业又开始向我们中国,以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转移。
这个产业过程中,诞生了很多新兴经济体,比如五十年代西欧经济的复苏,六十年代成就了日本,七十年代成就了亚洲四小龙。而那些产业被转移走的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等,他们的经济也并没有因此陷入到衰退当中。”
“那是因为此前的产业转移,都转移对了地方!日本也好、韩国也罢,他们都有发展工业的环境。”
李卫东接着说道:“而现如今,日本的产业迅速的向东南亚转移,这可不是合适的投资之地,这些国家没有工业基因。”
“你的意思是,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定么?”司徒健开口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诸如基础建设、人口素质、市场潜力等等,都是不稳定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金融,这将是巨大的风险。”李卫东开口答道。
“东南亚的金融是比较的薄弱,但要说巨大的风险的话,我还真没看出来。”司徒健开口说。
李卫东则开口答道:“日韩等亚洲新兴的经济体,都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他们对于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而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目前也在走向外向型经济体的道路。
一旦整个东亚、东南亚全都变成了外向型经济体话,那就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只要其中一个国家出现破口,就会出现连带效应,使得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外向型经济体统统崩盘!”
“你说的破口是什么?”司徒健开口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