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书法造诣,技惊四座(第 3/4 页)
王昊欠身一礼:“家师乔慧!”
语文老师又一次出来顶缸了!
“乔慧!乔慧!乔慧~~~~”
蔡邕反复咀嚼这个名字,但他不管怎么咀嚼,都想不起当今世上会有这样一个,擅长诗词、书法,能超过他的人!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在天朝书法史上,有两个人被称为“草圣”,一个是后汉时期的张芝,一个是唐代张旭。
史料记载:张芝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之为“张有道”。
虽然汉代的书法家主要有两类,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书法的存在。
事实上恰恰相反,汉朝三百余年,书法的发展可谓达到了鼎盛。
从小篆演变成隶书,又从隶书中,逐渐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到了汉灵帝刘宏的时候,现存的所有字体,基本已经完备。
王昊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因此才敢将各种字体齐齐书写,完全不用担心露馅。
“这世上还真是藏龍卧虎!”
蔡邕发出一声感慨,撮了撮山羊胡,郑重言道:“云逸,你师傅如果能够出世,必定为天下鸿儒,便是蔡某,也难望其项背!”
卢植大惊:“伯喈,这......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
蔡邕解释道:“子干,云逸这第一句诗,乃是李斯的小篆。”
“小篆难写,因而才有了隶书,寻常人写小篆,大都有形无神,纯属模仿,可云逸的小篆却不一样,像是浑然天成,形神俱佳!”
卢植默默点了点头。
小篆长什么样,他还是清楚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