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3章(第 2/3 页)

    这句诗对于一旁观战的席思雯而言并不陌生,一听“种”什么,在“哪里种”,外加田园风光的描写,十有八九就是陶渊明的诗句,几乎每个中学生都学过,该诗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和彭泽县令等职,之后没多久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归隐之后,他就开始疯狂写诗描述田园生活,因此又被称作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李天明告诉李子枫:“其实陶渊明的诗句文采并不出众,走的也是纯朴风,比如他的这首《归园田居·其三》,大意是说他在南山下种豆子,结果豆苗都没野草长得好,所以他得一大早起来铲除杂草,晚上才能回去,由于回去的路上草木丛生,他的衣服都被沾湿了,但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不违背他的归隐之心。”

    李子枫听了嗤笑一句,“我看陶渊明的诗句都是大白话,无非是将大白话搞成五个字五个字的诗,生前红不了是肯定的,写这种谁会觉得他是才子……”

    “但陶渊明的态度,在后世看来就很难能可贵。”李天明说,“后人从陶渊明的诗句里,读的是他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闲适的优雅,读的是他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让他的诗句自成一派。”

    李天明虽然这样教育李子枫,但陶渊明真的闲适优雅,归隐之后内心安逸静谧么?

    《归园田居·其三》的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正是陶渊明内心的一种挣扎与不确定么?

    衣服湿了没关系,只愿不违背自己的归隐之心,可见在陶渊明披星戴月回家的路上,也带着对归隐生活的担忧。

    正如现在的李天明,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了带着外婆活下去,为了适应十四中这个小社会,他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但在大学张老师的开导下,他也在尝试着做自己能改善的事。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李天明对于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是忧虑的,对未来能换来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李天明喜欢顺着外婆玛丽的喜好,聆听古人,好像他的境遇古人都遇到过,与其说是纵古贯今,不如说是无声的聆听,聆听几千年前另一个相似灵魂的声音。

    李子枫一听李天明说了陶渊明的诗句,马上顺口说出了一句席思雯更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席思雯本来下了课就准备走,但这样的比赛让她挪不开脚步,作为学霸的她,只听了一两句,就自然会好奇李子枫这样的学渣究竟能说出多少带“南”字的诗句。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李天明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黑天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杀死那个白月光 白色口哨 走狗 甜妻 上瘾 敬山水 偷香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江山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