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追责(第 2/3 页)
也有人十分理解,苗副将一走后脚就道:“贾大人带兵驻守襄阳,要养好几十万人,一月就是每人一两银子伙食费,一个月就是几十万两了,增加税收没毛病。
也有人道:“不错,我等应该体谅一下朝廷的难处,之前与金人打仗国库就已经空虚,还没有缓和多少年,如今又来了一个蒙古大军,令人气愤。”
“养兵的确需要钱,而且贾大人又把城外百姓全部接来,又给修建房屋,这些都是钱啊,而且这些匠人的俸禄朝廷都开不出了。”
“哎,这个大宋总算有了一个自宋提刑之下的清官了,不求他清廉,只求他不祸害百姓,咱们就已经偷着乐了。
除了富人这边,此刻最高兴的就是穷人了,他们一个月少了一两银子的支出,非常高兴。
有人再街上聚众感叹,“我大宋终于来了一个大清官,就是这个贾大人,当朝的贾宰相,你们想不到吧,还有人流传他是贪官。
“看看,把我们的税一下子就免了,这多好?生意本来就难做,一个月可以省一两银子,这的确乃是好事啊!”
”是啊是啊,咱们的税收没了,有钱人的税收加了,日子越来越好,这个贾大人,是一心向着我们老百姓。
此刻,原本打算起兵造反的百姓也没有了这个念头,他们发现自己冤枉了贾似道,这可是一个清官。
人生总有一事不如自己所意,这没什么好说的。
数日过后军营内,贾似道看着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内心一片激动,约莫着数了数,襄阳有大型酒楼百家,这就是五千两。还有茶馆百家,又是五千两银子,在加上还有布商,米行,还有药商又是百家,如此算下来,一个月可有数万银子收入。他高兴的道:“苗副将,这些银子,咱们收的可容易?这些老百姓没有任何的意见吧?”
“个..回大人,卑鄙告诉他们,凡有拒不缴税者,直接抓到军营当兵一年,直到把银子补齐为止。”
“恩,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注意。”贾似道满意极了,他估摸着,这样一来,税收比起之前还多了一般,十分划得着,因为得了民心啊。
“苗副将,贾爷我在给你安排一个任务,那就是你带上一千两银子,找到一千户生活不易者,然后给每户一两知道不?”
“啊...贾爷,这是为何?我等银子来的也是不易啊!”
“这个...这个叫挽回民心,尤其是穷人,他们一有不满就会起兵谋反,咱们必须要把穷人拉拢过来。”
“至于有钱人就好办了,他们不敢造反,因为他们在襄阳有家有业,同时,就算他们反了,你看贾爷我怎么收拾他们。”
“贾爷不愧是贾爷,卑职知道了,卑职这就去办。”贾似道这才满意极了。
秋氏还在隔壁屋里,每日有七个人轮流看着她,不许做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事,也不许离开屋子,防止逃跑。
贾似道从屋外走进,吩咐手下离去,随即道:“夫人,都已经好些日子了,莫非你还在怨恨夫君我?你可知道,夫君为了这个襄阳城,可谓是操碎了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