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不要干爹(第 2/4 页)
黄佩佩和陈娇娇去了套房,在逗孩子。
沈辉坐在窗户边的沙发上,拿着一本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功利主义》翻看,穷困潦倒的时候整天为了生计拼搏,没有时间学习提高,现在富贵了,经常觉得思想和高度和知识的厚度有点跟不上,不说博览群书,多看看书提高一下思想的境界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都站在山顶,有人看到了远处的风景。
有人却只看到脚下的蚂蚁。
能够看多远,一定意义上就代表了人生的高度和维度。
沈老板不想只看到脚下的蚂蚁,他要看的更远,否则岂能hod住世界首富这个金光万丈的头衔? 所以所以就非常有必要? 有空总得多翻几本书。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中国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是思想家墨子? 以功利言善。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 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 而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西方就已经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 从思想源流上? 来源于古希腊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传统。
好吧,废话多了估计大家也不耐烦。
这玩意其实没卵用,思想到不了那个高度,看了也是白看? 只有那些闲的无聊的大思想家和大学问家才会研究这玩意? 简单的掰开说,西方社会的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边沁学派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透过现象有时候能看到许多本质。
老百姓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没心思也没兴趣关注社会问题。
可站在沈老板现在的高度,再关心生活成本和房价这些问题显然不太合适? 而人总得有点追求,所以研究一下哲学? 提升一下思想的境界就成了必然。
西方的哲学未必就正确,但可以让人辨证的去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本质?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好像中西方的差异,有些东西光抱怨没有用? 只有看透本质? 才会找到根源在哪里? 然后再选择接受还是改变,这才是思想的境界。
老马喜欢看道德经,沈辉不喜欢那玩意。
老马能从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中领悟出一套一套的道理,沈辉还达到不那个境界,只能当天书看,虽然他的文言文水平并不差,理解道德经并不难,可思想达不到那个高度,看了也是白看,还不如看看哲学。哲学有很深的历史烙印,以史为鉴,可以照镜子,正三观。
眼睛盯着文字,脑子里则火花闪耀。
一边看书,一边思想。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
也不知过了多久,感觉眼睛有点困,脑子也有点困,沈辉把书一扔,伸个懒腰,四下瞅了瞅,没看到两女人,就起身去了屋里,两女人正在争执什么。
听了几句,就有点哭笑不得。
这两女人在网上看到华为粉和阿里粉在撕,讨论几句也忍不住撕了起来。
陈娇娇是华为粉,黄佩佩是阿里粉。
“你俩有意思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