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替罪羔羊(第 2/4 页)
这一下。昭阳帝不得不再次开始怀疑,十八年前所谓的铁案,确实存在蹊跷。
就在此刻,刑部尚书杨义朗快步走出,立即朝着上方的昭阳帝躬身拜倒,满脸惶恐道,“臣大罪,当年因为一时疏忽,而遗漏了重要的证据,才造成今日的大错。臣罪该万死!——”
他是杨皇后的嫡亲兄长,十八年前,他还是刑部侍郎,武陵候一案,就在他手中办的。
当年的事情,其中隐含多少东西,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都过了十八年,怎么还会有人翻出来?
昭阳帝看着他。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
十八年前,武陵候一案发生时,他正处于失去仁兴皇后的悲痛之中,整个人濒临崩溃。那个瞬间。他仿佛是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变得无依无靠起来。好像周围危机四伏,所有人都躲在暗中伺机而动,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他。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武陵候涉及勾结罗刹国。并呈上了证据。
那时,他正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件来重振帝王的威信,坐稳那个因为没了仁兴皇后而摇摇欲坠的位子。
一切顺理成章。
武陵候满门抄斩,朝野的势力得到震慑,那个位子,他也越坐越稳。
而杨义朗,因为办案有功,被提为刑部尚书。这十几年来,杨义朗一直表现出感恩戴德的样子,平日里行事低调,办案秉公廉洁,并无任何的出错之处。他还想着过段日子再将杨义朗的官位提一提,却没有想到,闹出了今日这样的事情来!
昭阳帝冷冷的看着跪在下方冷汗涔涔的杨尚书,“你是有罪!查案不清,欺上瞒下,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草草定案!杀了你都不为过!”
一边说,一边气愤难耐,竟随手抄起旁边的一面小几,直接朝杨尚书砸了过去。
杨尚书早已后背湿透,他不敢躲闪,那面小几就直接砸在了他的身上,硬生生扛了下来,瞬间额头被砸出了一块肉,鲜血直流!
其余的大臣看着这一幕,全都冒出了冷汗,却也无一人敢替杨尚书多一句话。
没看到皇帝正火着呢?
这个时候多管闲事,不是找死么?
但还是有人站了出来,秦王上前两步,朝着皇帝福了福,道,“陛下,依微臣之见,虽然武陵候一案证据上确有瑕疵,但他勾结罗刹国,意图谋反的行为,却是不会错的。”
有了秦王出头,原本噤若寒蝉的大臣们,也有一部分站了出来,开始七嘴八舌的为杨尚书求情。
李丞相见状,也开口道,“陛下,杨尚书当年年轻气盛,但凡有抱负的后生晚辈,对于私通外国的行为,总是嫉恶如仇的,还望陛下看在杨尚书十几年来廉洁清正的份上,从轻发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