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家里难念的经(第 2/3 页)
顾海平冲父亲摆摆手,独自走上他走过无数遍的小路,院门外是一座小土坡,那是他童年的乐园,那时候有一支南方地质队修了一处砖瓦的院子在小土坡南面的脚下,院子里养着鸡、鸭、兔子,还种植了各种蔬菜,那是他印象里一个美丽丰富的处所。小时候的他看着进进出出的地质队员,知道他们都是有知识的人,他们在做他没法理解但很圣神的事情。
院落周围的白杨树,那是地质队员来时种下的,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独特的风景,他们在初秋的风中风姿卓越,墨绿的叶子沙沙作响,天高云淡的蒙古高原广阔辽远。
院落如今已经破败了,据说地质队员无功而返,院子自然也就丢弃了,没有了任何生机,只是恍惚间还可以看到昔日的模样。
顾海平坐在土坡的顶上,他极目远望,排遣着胸中的郁闷,他相信自己可以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的,他的努力会给妻子、女儿、母亲她们一个很好的将来的。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努力学好专业,努力赚钱。
听到母亲的喊声“海平,吃饭了——”
这是儿时母亲常常喊的号子,他的心里暖暖的,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心境。
顾海平站起来,看到母亲正站在大门外朝着小山坡喊。可能是父亲告诉她自己上了小山坡。
他快步走下来,冲母亲挥挥手。母亲的笑容幸福、疼爱地挂在脸上。
挽着母亲的胳膊回家,母亲做的黄灿灿的油饼、西红柿鸡蛋汤、凉调黄瓜已经摆在饭桌上。
鸡蛋是母亲养的鸡下的,西红柿和黄瓜都是院子里种出来,朝阳照射着院子里碧绿的菜畦,坐在靠窗晒着太阳的椅子上,顾海平惬意地伸了伸懒腰。母亲饭菜熟悉的味道已经让他的食欲大增,感觉已经是饿得掏心挖水。
遂喊了院子里的父亲一声:“爸,吃饭了。”
院子里忙碌着给南瓜配种的父亲抬头露出笑脸:“不忙,你先吃。我一会儿就来。”
弟弟还在西房睡觉没起来,顾海平和母亲坐下了吃饭。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油饼狼吞虎咽。
母亲含笑端详着儿子,突然眼里蓄满泪水:“海平,你今年多大了?眼皮都垂下来了。”
“嗯?三十七了呀。妈,你连我多大都不记的了?”顾海平看着母亲有些悲戚的表情,心中也凄凄。已经很久没有顾得上和母亲安静地坐下来聊天了。
“记得!哪能不记得?妈是看着你也老了。是不是学习太累了?”这是回家母亲第二次问同样的问题了。
“没有,没有!不累的!只是离家远,不回家想你们想的。”顾海平意欲用轻松调皮的语调来化解母亲的担忧。
母亲轻轻拍拍顾海平的背:“你呀,从小就是个要强独立的孩子,从不给妈添麻烦。你走到哪儿妈都放心。”母亲抬起粗糙的手抹了一把眼泪。
已经离开家很多年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一个看似光明的前程,但是他常常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日子,那种心情开阔、自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