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铁甲炮车的震慑力(第 3/4 页)
很多使节用手臂敲打铁甲炮车,以确定铁甲的厚度,以及坚固程度。
“诸位,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进入里面看看,大唐帝国的铁甲炮车,对所有朋友都是开放的。”
李安走了过来,非常客气的说道。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除了大唐帝国,任何国家都是没有能力制造这种先进装备的,就算让他们天天在里面研究,也不可能仿制出来,很多小国,你就算将技术让给他,他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部署制造铁甲炮车,所需要的整个工业体系,所以,完全不必担心泄密。
“那可真是太好了,好不容易来大唐一趟,一定要进去看个究竟。”
大部分使节相视一笑,马上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铁甲炮车的顶部有几个入口,另外,在尾部的侧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小门,是为了方便将石炭和炮弹运入旋转炮塔而预留的。此时,倒成了这些使节最方便的进入口。
由于内部空间有限,只能进入十余人,剩下的人,要等他们下车之后,才能进入参观,很多使节心情比较迫切,在外面急的团团转,恨不得早些进入铁甲炮车内部看个究竟。
“李侍郎,一般的马车都只有两个车轮,这铁甲炮车居然有八个车轮,而且,轮子更宽更大,是为了什么?”
一名使节好奇的看着眼前粗大的八个大铁轮,提出了心头的疑问。
李安笑着解释道:“铁甲炮车身躯庞大,也很沉重,轮子多一些可以更好的分担压力,这样,每个轮子所受到的压力就比较小了,车轴不容易磨损,另外,轮子多一些,宽一些是为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一些,这样可以防止车轮陷入淤泥之中,更可以提高铁甲炮车的行进度。”
“原来这小小的车轮,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啊!真是太厉害了。”
“就是铁甲炮车上的一个小小轮子,我们石国都造不出来啊!”
“李侍郎能造出铁甲炮车,真是太厉害了。”
多名使节感慨起来,并不忘夸赞李安几句。
“敢问李侍郎,这样的一辆铁甲炮车,需要多少钱?”
一名康国使节开口问道。
“这个……大约需要万金左右吧!”
李安随口估算了一个大概的价格。
“一万两黄金,有这么贵。”
“一辆就要一万两黄金,五十辆就是五十万两,也只有大唐能有这份财力装备铁甲炮车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