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一章 姜子牙金台拜将(第 1/4 页)

    看到武王的眼神示意,姜尚顿时会意的忙道:“老臣怎敢有负先王;但天下诸侯布告中外,诉纣王罪状,不足以君天下,纠合诸侯,大会孟津,昭暢天威,兴吊民伐罪之师,观政于商,前有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具文书知会,如那一路诸侯不至者,先问其违抗之罪,次伐无道。老臣恐误国家之事,因此上表,请王定夺,愿大王裁之。”

    武王似乎还是有些犹豫的道:“既是他三路欲伐成汤,听他等自为。孤与相父坐守本土,以尽臣节:上不失为臣之礼,下可以守先王之命。不亦美乎?”

    姜尚接着道:“惟天为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荼毒生民,如坐水火,罪恶贯盈,皇天震怒,命我先王,大勋未集耳,今大王行吊民伐罪之师,正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如不顺上天,厥罪惟均。”

    只见上大夫散宜生随即上前奏道:“丞相之言乃为国忠谋,大王不可不听。今天下诸侯大会孟津,大王若不以兵相应,则不足取信于众人,则众人不服,必罪我国以助纣为虐。倘移兵加之,那时反不自遗伊戚。况纣王信谗,屡征西土,黎庶遭惊慌之苦,文武有汗马之劳,今方安宁,又动天下之兵,是祸无已时。以臣愚见,不若依相父之言,统兵大会孟津,与天下诸侯陈兵商郊。观政于商,待其自改,则天下生民皆蒙其福。又不失信于诸侯,遗灾于西土;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可称万全策。乞大王思之。”

    武王听得散宜生一番言语,不觉点头:“大夫之言是也。不知用多少人马?”

    散宜生乃奏:“大王兵进五关,须当拜丞相为大将军,付以黄铖、白旄、总理大权。得专阃外之政,方可便宜行事。”

    武王点头:“但凭大夫主张;即拜相父为大将军,得专征伐。”

    散宜生又道:“昔黄帝拜风后。须当筑台,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毂,推轮。方成拜将之礼。”

    武王亦是应下:“凡一应事宜。全部交予大夫为之。”

    待武王朝散后,散宜生又至相府恭贺。百官俱各各欣悦。众门人个个喜欢。

    散宜生次日至相府对姜尚言说,令南宫适、辛甲往岐山监造将台。当时二人至岐山,拣选木植砖石之物,克日兴工。也非一日,将台已完,二将回报姜尚。

    散宜生入内庭回武王旨,道:“臣奉旨临造将台已完。谨择良辰,于三月十五日。请大王至金台,亲拜相父。”

    武王准旨,静待吉日行金台拜将之礼。

    且说姜尚三月十三日立辛甲为军政司,先将“斩法纪律牌”挂在帅府,使众将各宜知悉。辛甲领令,挂出帅府。

    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姜条约示谕大小众将知悉:——只见各款开列于后: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退,举旗不起,按旗不伏,此为慢军;犯者斩。

    其二:呼名不应,点视不到,违期不至,动乖纪律,此为欺军;犯者斩。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度,声号不明,此为懈军;犯者斩。

    其四:多出怨言,毁谤主将,不听约束,梗教难治,此为横军;犯者斩。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哓詈军门,此为轻军;犯者斩。

    其六:所用兵器,克削钱粮,致使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敝,此为贪军;犯者斩。

    其七:谣言诡语,造捏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鼓惑将士,此为妖军;犯者斩。

    其八:奸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拔士卒,互相争斗,致乱行伍,此为刁军;犯者斩。

    其九:所到之地,凌侮百姓,逼淫姓女,此为奸军;犯者斩。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阵问长生 魔门败类 过河卒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五仙门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志怪书 武圣!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人消失之后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为龙之道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九阴九阳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志怪书 左冷禅 逆仙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逆 阵问长生 冰河洗剑录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青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