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节 乱世英雄遍地走(第 1/2 页)

    中原大乱之际,幽州刺史赵荥压过赵鞠的嫡子赵鸿途,趁势崛起,囊括三镇之地,既有偶然的运气,又是大势所趋的结果。龙蛇起陆,乱世英雄遍地走,事后看来,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取决于三个关键要素,一兵马,二人才,三钱粮。

    赵荥本是武将出身,与子同袍,深得军心,后因伤转为文职,任檀州行军司马,执掌军籍、符伍、号令印信,经营多年,手头有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精兵,这是他发展壮大的基础。赵荥待人接物颇有儒风,知人善用,麾下文有杨长庚,武有康定边,俱是出将入相的股肱之才,但仅靠此二人还不够,真正将赵荥推到风头浪尖的助力,是天龙帮少帮主夏荇的加入。

    潘行舟被魏十七一剑断喉,饮马帮群龙无首,就此分崩离析,彻底退出河北三镇,天龙帮应运而起,接管饮马帮留下的势力和地盘,成为通吃黑白两道的幕后巨头,在夏荇的鼎力相助下,赵荥在幽州迅速站稳脚跟,深挖洞,广积粮,缓称霸,不遗余力招兵买马,积聚实力,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三镇叛乱,赵瀛抱着为嫡子张目的念头,马不停蹄攻打北都龙城,千里奔袭,必蹶上将军,赵荥猜到了溃败的结局,亲自带领康定边、杨长庚等部将,厉兵秣马,领军出幽州。得一清道人相助,赵荥一举攻克龙城,遣使急报赵鞠,请节度使大人入城主持大局。

    赵鞠没有入龙城,而是召回赵瀛,命赵荥镇守龙城,相机而动。从那时起,范阳镇文武百官都知晓,赵鸿途和赵瀛一败涂地,赵荥羽翼已丰,如无大错,日后将取代赵鞠成为范阳节度使。

    赵荥废龙城尹,自领龙城刺史,天龙帮上下被委以重任,夏荇任判官,掌判仓、兵、骑、胄事,根据藩镇的惯例,钱谷支计也委派给他一并处置,这意味着天龙帮从此摆脱了江湖帮派的地位,正式进入以赵荥为首的权力核心。判官是执掌实权的要职,夏荇领会了赵荥的意图,

    大刀阔斧,把易廉、何檐子、顾伯阳等旧人安插到恰当的位置,摇身一变,成为藩镇的官员,在原龙城副留守兼龙城尹唐献仁的配合下,很快控制了局面。

    邗军北上,挺进东都司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魏博、成德二镇联军,赵鞠反戈一击,与赵荥大军前后夹击,一举攻克二镇,成德节度使毕之镰死,魏博节度使钱知微降,河北三镇尽数落入赵鞠之手。事后他遣使上表请功,飞骑入京师,轻描淡写,将三镇叛乱的罪责一笔带过,请封侄儿赵荥为魏博、成德节度使,叔侄同心,为大梁国驻守边境。

    梁治平捏着鼻子咽下了这口气。

    之后数年光景,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储君梁治平坐镇京师,奉天子遗诏登上帝位,是为“北梁”,淮王梁治中据大江天堑,坐拥邗军,收江南财赋,是为“南梁”,范阳节度使赵鞠主动退位,赵荥众望所归,集魏博、范阳、成德节度使于一身,铲除异己,收拢人心,将河北三镇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谁都插不进手。

    其时叛军未灭,西北不稳,南梁北梁河北三镇不约而同放下芥蒂,兵锋一致对外,三路并进,合力平叛。令赵伯海、奚天德、胡广雍、段克鄢措手不及的是,先是谋主韩兵不知所踪,接着妖物一夜间退入沧岭,不再插手人间纷争,叛军节节败退,弃夹关而逃,残部渡过衡河,北上胡地,就此不知所踪。

    梁治中、梁治平、赵荥趁势进兵,抢人抢地盘,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征战数载,最终南梁取西南,北梁取川蜀,三镇取夹关。天龙帮少帮主夏荇立下赫赫战功,深得三镇节度使赵荥信任,领刺史之职,坐镇北都龙城,如一座桥头堡,扼住北梁的咽喉。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蓁蓁美人心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我的老婆是空姐 仙府道途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杀猪开始修仙 帝国第一纨绔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道门念经人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不聊斋 农门悍妻 仙子你不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