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一节 反其道而行之(第 1/2 页)

    血战之初,深渊血气显化为万千魔物,犹如婴儿呱呱坠地,距离成人尚有一段时日,在樊鸱的印象中,征召镇将至少是三五十年后的事,大可睡上一觉再说。然而这一回,血战才露出端倪,他就隐约感应到深渊的召唤,时断时续,微弱,但确实存在。

    深渊的召唤么?念及藏兵镇柱的异动,魏十七心中不由一动,多问了几句,果不其然,当樊鸱有所感应,正是镇柱脱离古佛十指,挣扎腾空之时。有人在暗中推动血战滚滚向前,三五十年的酝酿期,所剩寥寥无几。

    樊鸱遇到的问题更为棘手,他失了滋养奇气的根本,只能借青铜镇柱藏身,为深渊征召投入血战,一旦失手,身躯被打散,奇气无处可归,弥散于天地间,连重新衍化镇将都做不到,那时才是真正“死”了。

    不过对樊鸱来说,这具身躯,这具身躯中的意识才是他自己,血战中陨落,化作奇气从头衍化,衍化而生的镇将也不再是自己,与“死”并无二致。想通了这一点,他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无论是血气显化的魔物,还是奇气衍化的镇将,一旦开智,无一例外渴求永存于世,谁都不愿泯灭了自我的意志,樊鸱神通不凡,持九头穗骨棒如虎添翼,对他大有用处,魏十七不会坐视不理。不过连樊鸱自己都不知道,投身血战后,他是否还能做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事。记忆仿佛被抹去,除了铭刻于血脉深处的本能,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他猜想,在上一轮血战中,他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生生死死不知轮回了多少次,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魏十七看出了他的惶恐和不安,他想了想,许下承诺,“血战避无可避,如你仍能保持清醒,不妨留在我身边”,不知何故,樊鸱长长松了口气,仿佛放下心头的大石,他朝魏十七躬身行礼,旋即化作一缕轻烟,钻入青铜镇柱内蛰伏静养。

    他说得太多,耗费精神,需要养精蓄锐,以应对随时可能降临的血战。

    魏十七轻轻摩挲着青铜镇柱,陷入长久的沉思,过了小半个时辰,他似乎拿定了主意,从“一芥洞天”内招出深渊之子,才看一眼,便知他浑浑噩噩,尚未复原。他不觉皱起眉头,屈指一弹,一缕若有若无的法则之线钻入深渊之子眉心,凝神探查许久,就像搅动一锅烧糊的粥,一无所获。

    事出有因,之前为逼问祭炼镇柱之法,下手太狠,法则之线贯入脑内,几乎将深渊之子搅成一个白痴,也许他明天就会清醒,也许永远都不会清醒,对此魏十七无能为力。

    虽然得不到确切的消息,血战迫在眉睫总是不争的事实,打铁还得自身硬,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临阵磨枪的话,哪一宗手段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入深渊以来,身经百战,以往那些花里胡哨神通味同嚼蜡,他可以倚仗的最强手段,无非是十恶星躯、诛仙金符和血域樊笼。星躯已臻于大成,继续磨砺,进展微乎其微,他心中清楚,欠缺的是冥冥中那一线机缘,机缘未到,急是急不来的。至于诛仙金符,终究是身外之物,引动星芒,固然杀伐凌厉,对上深渊四方之主,或者陈聃这等扎手的硬点子,击不中,破不开,亦是徒劳。

    剩下唯一值得倚重的,当属“血域樊笼”。

    只是一种异想天开的猜测,没有确凿的根据,魏十七隐约觉得,法则之线的出现,令血域樊笼多了若干变化,只是这些年四处奔波,始终没能静下心来细细参悟。大战在即,多一宗手段就多一分把握,临阵磨枪,若能磨对地方,说不定能四两拨千斤,收到奇效。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从杀猪开始修仙 我的道法来自神话志怪世界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不朽凡人 我的老婆是空姐 神话之后 永恒国度 洪荒之青虚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仙府道途 低调在修仙世界 惟我独仙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