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一节 乱成一锅粥(第 1/2 页)

    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而非二十四座桥,桥名由来已久,据说是平川城开辟之初神明所留,那时罗刹国还是一片莽荒之地,鬼物横行,禽兽出没,生命脆弱如芦苇。

    故老相传,原初之时有神明从天而降,聚土为城,点化生民,这就是罗刹国最初的来历。罗刹皇族供奉神明,得赐神通,统御大军征讨海外诸岛,彗星般崛起,野心勃勃,竟厉兵秣马,兵锋所向直指大夏。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神明亦会陨落。那一年,天现十日,海水被生生削去十丈,罗刹国的疆域凭空多了三成,然而他们的神明就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回应。这是上苍的警告,罗刹国就此偃旗息鼓,只在海外称王称霸,不敢再觊觎大夏。

    时至今日,传说中的“神明”已无人信奉,上至皇族,下至牧民,都知道八荒六合海天之间没有神明,神都是人做的。凡人修持道法,成就金仙,有拔山起岳倒海翻江的大神通,下民匍匐于地,便将他们视为“神明”。

    一手造就罗刹国的金仙,十有八九来自大夏,在大夏的典籍里,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平川城有“二十四桥”、“明月湖”、“吹箫山”,罗刹国其他的大城池,也能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若说全是巧合,是后人附会,未免太过牵强。

    从一开始,罗刹国就与远隔重洋的大夏有着千丝万缕的

    瓜葛,同为罗刹牧民,夏人高人一等,“赎身税”亦可打个折扣,也算是“神明”的遗泽。正是这一点小恩小惠,天长日久,帮助夏人在罗刹国站稳脚跟,彼此抱团,成为牧民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罗刹鬼节”之夜,平川城二十四桥畔,清净子说起这些陈年旧事,暗中打量糜氏夫妇,心中的疑团越来越浓。从骨相看,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大夏人,糜夫人以法术遮掩容颜,这在女修是常有的事,她们的美貌太过夺目,糜雒却什么都没修饰,坦坦荡荡,沉默寡言,眼中却充满了好奇,没有错过他的每一句话。虽然相识未久,清净子本能地察觉,他们并无恶意,值得深交。

    闲话只是闲话,消磨时间罢了,然而胡商迟迟没有出现,清净子不觉皱起眉头,这些年来他做成胡商许多生意,黑市也去过多次,从未出过岔子,怎地此番无缘无故爽约?难不成是被鬼物迷了心窍,一命呜呼?正忖度间,忽听得城北传来一阵喧哗,火光冲天,似乎不小心走了水,转眼烧成一条火龙。

    清净子心头猛一跳,侧耳倾听片刻,脸色颇为难看,朝申元邛碧霞子匆匆打了个稽首,道:“非是天灾,北门遇敌袭,贫道须得前去察看,丹炉一事过后再谋划,告辞!”说罢,他飞身掠起,星驰电掣投城北而去。

    申元邛眯起眼睛看了片刻,若有所思道:“这位

    清净子道友,倒是把自己当成了罗刹国的一份子,看来平川城主待他不薄。”

    碧霞子道:“得人钱财,替人消灾,单靠他一人之力,哪里凑得齐炼丹所需的诸般材料,修道并非一味苦修,法财侣地缺一不可,当年师尊……”她似乎记起了什么,忽然住口不言。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正青春 知北游 星戒 蓁蓁美人心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一渣到底[快穿] 钧天道祖 误惹豪门:爵少的迷糊新娘 掠天记 我是仙 剑来 地球修真者 魔门败类 仙炼之路 原来我是道祖 明末阴雄 大奉打更人 盖世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