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票房保证(第 2/3 页)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将一对“老男孩”的青春岁月通过快速剪切的方式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尤其是那些年少时光时所拥有的轻狂与真情。最易勾起每一个人心底那已经尘封的记忆。年少时期的那些曾经碎片式的却有充满温情的回忆,在影片中通过一个个的镜头快速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记忆的空间。
当然,年少时所拥有的青涩情感几乎是每一个人心底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记。影片也在这一方面重点进行了重点呈现。到剧中的主角之一在楼道拐角处为心底的爱人弹着吉他,再到滂沱大雨中的声竭力嘶的歌唱,其实也正是每个人在年少时所拥有的情感记忆的一次放大而已。
观众们的笑声就是对剧组成员最好的认同,杨霖跟徐铮对视了一眼,两人伸出手来狠狠的握在一起,这一刻,他们心中涌现出来的除了激动就剩下兴奋了。
李浚潇时不时地扭过头去看看影评人还有媒体的反应,他心里很忐忑,这是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他可不想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他的目标就是票房与口碑兼得。说实话,这部电影虽然制作时间很短,可是倾注的心血一点也不少。
杨霖把手机拿在手上玩弄着,极其熟悉的按下了那几个数字键,想要跟她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右手却始终没有按下通话键。他不知道现在算什么,分手之后真的还能够做朋友吗?
电影里面的情节无一不勾起80后一代人的集体追忆,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而到了后半段,伴着老男孩杨霖“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呐,到底我该如何表达,她会接受我吗”的歌声响起,王小帅挥动红绸尽情起舞,镜头一幕幕回闪:肖大宝、王小帅一块练琴唱歌;穿着校服的肖大宝在街角怀抱吉他等待女孩路过,倾盆大雨里撑着花伞的她回眸一笑。
而当年同学各自过着的生活也在歌声中被镜头一个个掠过,成了“金丝雀”的校花景甜、得志的包子、街头烤串的胖子、如愿嫁给杨霖的胖媳妇、吃方便面加班的眼镜男、借酒浇愁的红衣大哥、洗脚妹、建筑工人。
从男孩到老男孩、从梦想到现实,《老男孩》就像一把尖刀,彻底撕裂了80后的内心。
影片在情感的叙述上,利用的是一个“反差”来制造出令人感伤的效果。已经年届中年的两人去参加青春选秀节目,本身就带极强的悬念和冲突感。随着影片的展开,则完全是一个带领观众进行回忆的一次心理旅程。记忆中的情感最终在现实面前变的不堪一击,一个“理发师”,一个“婚庆主持人”的身份又将这种一种伤感进一步强化,更不要说当年自己热恋的校花已经“老大嫁作商人妇”。
在一定意义上,现实的残酷性将这一些年少时代的梦想变的更加可贵,也使得每一个观众更容易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影片中最终歌声响起,每一个人在匆忙中驻足来听到这首歌时都被深深触动,一如我们在匆忙的生活中难以喘息时在看到自己年少时光是的印记时的那一份感动。
易涛作为一名著名的影评人,中外有名无名的电影都看过了不少,可是他今天却觉得时间过得格外地快,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眨眼间就过了。他不是八零后,他是七零后,可是对于电影要表达的感情了解得很透彻。
他摸了摸自己有些湿润的眼角,忍不住站起身来使劲地鼓掌,想要发泄一下心中的感情,他也是一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人,看见了电影里面的剧情后有了一丝感慨,不知道学生时代自己暗恋的那个女生如何了,不知道那些曾经一起玩的朋友们又是如何了,等下回去之后立刻打电话问问。
放映厅里面的灯光全部打开,现场一片光明,杨霖跟李浚潇带领着剧组上下的都站成一排,对着观众们深深的鞠了一躬,眼神里面全是开心。
观众们三三俩俩的聚在一起,或是讨论剧情,或是拿着相机开始拍照,现场这么多的明星,不去合影或者索要签名是一大损失。
“杨霖,能够跟你合个影吗?“一个细小的声音传了过来,很微弱,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