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猫与鼠(第 1/2 页)
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社会人是老鼠,警察是老猫,厅部老警是大狼狗,上面还有虎狼。
虎狼一个指标下来,要10个老鼠做标本,到大狼狗一层就得做20的预案,摊派到老猫这层再表表决心,这就要40个老鼠了。
你说耗子再能生,老猫现抓也来不及啊,但老鼠呢,还就喜欢跟老猫称兄道弟,认识小猫三两只就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是不是英雄本色古惑仔一类的看多了?
为什么老鼠会有这样的心态?很简单,那是老鼠还没在一城一地触过顶,不知天高地厚,等触顶后看看上下左右有你腾挪的地儿没。饺子店都能开连锁,国内的环境能允许老鼠搞连锁么,卖大米呢?出去就是流窜耗子,走鼠道跟别处当地老鼠一联系,得,耗子给猫一上贡,折了。
什么社会大哥,按阶级论就一家养的耗子,养不熟的早折了,留下来的要么等养肥了,要么防流窜耗子,老鼠都没了还养着猫干毛,价值在哪呢,当宠物捋毛玩?
杨伟二伯解说的这集动物世界《猫与鼠》跟赵老师比如何?
杨伟上辈子在国外火爆的场景见多了,连世界有名的组织都不陌生,加上家学渊源,太姥爷就挂过旧社会老头子的号,明白搞这些就算到顶了还是上不了台面,把自己局限住了,也跟国内有点江湖情节的朋友解说过猫与鼠,希望朋友没事多看看动物世界,别老想自己是社会大哥,没触过顶的社会人知道什么叫大哥?几个体会过触过顶的惶恐感受?
染个毛画个龙描个虎剃个秃瓢就以为自己是社会人了,认识几个人平点事就自诩社会大哥?这类脑抽的进圈里几年体会体会什么叫社会学再聊这个,再想不通那就智商真是硬伤了。
不懂这个理论的小猫才会把耗子当回事,不懂这个的耗子才敢给猫当三陪,自我感觉良好,换个你没陪过的猫拿你不就完了,不是猫换了老鼠栽了,那是表象,猫与鼠的法则就在这里,老猫眼里的耗子永远是一盘菜。
二十年后的王军早已是个挺着小肚子的富态中年人,平常守着间中餐馆,一间主做华人生意的超市,没事就牵着条拉屎不拉多到海边溜溜。
那时候的王军,物质上该有的也不差什么了,就是永远不可能回到中国了。
作为老街坊,杨伟也不知道影响王军的未来道路好不好,反正有点随心所欲的意思,谁还能找他负责咋地?
重来一世,经过最初复杂的心态变化,他的想法已经非常简单了。既然老天爷特意把他送回来,一定是有原因的,起码今生不会寂寞,总要闹出点大动静。
儿童团的说法,并非杨伟跟王军开玩笑,他真是这么想的。
他上辈子混的还行,重来一次更不屑做个文抄公,或抄袭别人的创意照着走,再走一遍后世别人早走过一遍的路,以此来闻达于诸侯,显于天下。
早知三年,富贵千年。如果重来一次还靠抄书抄歌词抄创意,走别人的老路来求名求利,他不管重来多少次,弱者心态的本质上还是个废物。
这样的心态与社会顶层其实是格格不入的,并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根本上不去,邀天之幸上去了,一下就死了。
统治阶级是虎狼,虎狼的世界,跟羊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