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入敌营(第 4/4 页)
“此人是谁?”
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营寨门口却被挡住了,守门将领指着衣衫褴褛的田丰,向斥候首领询问。
斥候首领急忙说道:“这人乃是一位巴蜀名士,只因躲避战乱才流落此地。”
“先生与主帅非常熟悉,所以才会被我带了过来。”
斥候首领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却给人一种言之凿凿的感觉,这其实也是斥候首领心中所想。
守门将领听说田丰乃是巴蜀名士,又与主帅相熟,当即换上了一张笑脸,急忙让人放他们进去。
田丰在众人的簇拥下,没过多久便已经来到了中军营帐,此时主帅刘循正与副将李恢商议军务。
刘循乃是刘璋长子,却并不像刘璋那样懦弱,反而习文学武,精通兵法,才华出众。
历史上刘备攻益州,先后击破张任、邓贤等人,随后却是在雒县,被刘循阻挡了将近一年之久。
那个时候的刘备,率领精兵猛将强攻雒县,却仍旧付出极大代价才将城池攻破。
须知,雒县既不是葭萌关那样的险关,也不是剑阁那种要塞,只不过是广汉郡首府罢了。
根据法正传记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
由此可见,当时雒县只不过有万余残兵而已。
饶是如此,法正仍旧不敢轻视雒县,而是建议刘备一面围困这座城池,一面分兵夺取其余郡县,好使得雒县粮草后继乏力,也就不能持续抵挡刘备大军了。
刘循如何丢掉雒县,详细经过史书没有记载,通过法正向刘备所献计策,大致可以估量出来。
试想一下,雒县附近其余郡县都被攻克,雒县被围将近一年,粮草匮乏,又岂有不破之理?
然而,哪怕雒县最终被刘备攻破,仍旧不能掩饰刘循的才能。
如今刘璋麾下将领战死者十有八九,几乎已经无人可用,再加上邛崃九折坡实在是个紧要去处,刘璋才不得不派自己长子,亲自领兵驻守。
至于副将李恢,亦是一位名声赫赫之辈。
李恢乃是建宁郡人氏,建宁郡又称益州郡,位于益州南部,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云南。
李恢在建宁郡为督邮,虽然才能出众,却还不至于被刘璋重用。
但是如今益州已经没有可用之人,李恢得到别人推荐以后,这才被刘璋重用。
历史上的李恢,先是说降马超,而后平定先零羌、再败南夷叛军。
南夷降而复叛,李恢更是亲自统兵前往平叛,铲尽行凶做恶的夷人,并把他们首领迁往成都,手段可谓是十分狠辣。
不仅如此,李恢更是从夷人中的叟、濮部落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
如此一来,既削弱了夷人实力,又使得当时蜀汉财物开支不会缺乏,可谓是一举两得。
哪怕夷人心有不甘,可是碍于李恢威势,仍旧敢怒不敢言。
李恢之威,由此可见一斑。
邛崃九折坡有刘循与李恢驻守,也可以看出刘璋对于此地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