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乱起(第 3/4 页)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此外,禅宗、道家对于‘天人合一’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那种学说都有些唯心论,并无陈旭所说的感悟自然就可以‘天人合一’。
对于‘天人合一’,陈旭亦是有些一知半解。
听桥宇的口气,陈旭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脸微微一红,忙不迭的向桥宇询问。
桥宇也不藏私,将他知道的东西一一道来。
简单的来说,儒家以为人性中有道德;禅宗以为人性中有佛性;道家以为人性中有自然。但是因为种种后天的欲望、规章制度,使人蒙蔽了道德、佛性、自然。
只有不被外界的欲望蒙蔽、打破枷锁,才能使人真正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
桥宇说了半天,让陈旭有些头昏脑涨。似乎看出了陈旭还没有听明白,桥宇也不愿再多解释,走出桥府就要离开。
陈旭见状,有些焦急,正在考虑如何留下桥宇时,只见雨点开始降落,越来越急,没一会儿,就变成了倾盆大雨。
“怎么会这样?”
桥宇慌忙跑回来,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旭,他没想到还真被陈旭说中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不可谓不大。
“咳咳,你现在知道我没说谎了吧?”
桥宇的惊讶模样,让陈旭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但是想起即将颗粒无收的百姓,他又有些黯然。
走到门口,陈旭眺望远方,轻声说道:“这场大雨,很有可能会持续很久,我只希望被连阴雨波及的地方不要太广。”
“会下连阴雨?”
桥宇这次不认为陈旭在瞎说了,开始为自家庄园田地的收成担心。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如果陈旭是蒙到现在会下大雨的,也未免太过太过巧合?桥宇此时,第一次对于学习天时有了兴趣。
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半个多月,桥玄的身体越发不济,他现在糊涂的时间远远多于清醒的时间。
桥玄大儿子乔羽早亡,小儿子被贼人杀死,结发妻子也在六年前去世。现在诺大的一个桥府,若非陈旭与典韦搬了过来,就只剩下他和福伯两人。
桥宇还要打理自家庄园,连续一年大旱,收获时节又连续下雨,他自己现在也都有些焦头烂额。
好在桥玄并非蛮不讲理之人,现在从桥宇庄园那边叫过来的仆人,桥玄不再拒绝。
方才桥玄清醒了一次,又把陈旭叫了过去,没说多少话就开始糊涂起来,陈旭侍候在床边,等他睡去之后才悄然离开。
下雨天,除了读书便无事可做,就是练武也无法施展开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