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07章 盗窃案(第 2/3 页)

    青年张了张嘴巴,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张既没有再逼迫青年,反而拿出来了一卷文书,缓缓说道:“李老汉一生勤恳本分,从来不会作违法乱纪之事。”

    “今年年初,李老汉之妻病重,李氏父子散尽家财,都未能将其医治好。后来,张家的财物就丢失了。”

    说到这里,张既也没有理会两人的表情,再次自言自语的道:“李老汉之子李文,乃至孝之人,见其阿母病重而无钱财医治,先向人四处借贷。”

    “不料钱财仍旧不够,李文遂心生恶念,将张家财物盗取,藏在家中。”

    李老汉闻言大惊,急忙说道:“此事真是老汉我所为,与小儿没有一丝关系。”

    张既制止了老汉的话,道:“先让我把话说完。”

    李老汉看着张既严厉的眼神,遂不敢再言。

    张既却是继续说道:“后来东窗事发,李老汉为了李文的前途着想,就将罪行全都揽在自己身上。”

    “因为李老汉知道,亲亲相首匿并不犯罪,到时候只需要推说,自己盗窃财物被李文发现,却没有被首告,李文即可免罪。”

    “李老汉如果一口咬定钱财是自己盗窃的,本官亦是没有办法给李文定罪。”

    亲亲相首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亲亲相隐。

    虽然法律规定,得知别人犯罪而不首告者,以犯罪论处。然而法不外乎人情,出于人性的考虑,也有些许例外。

    相互关心相爱的人,尤其是父母血亲,即便他们有了过失,也不忍苛责追究,兴师问罪,而动了包庇回护的恻隐之心,这样才正常。

    哪怕秦国时期律法苛刻,若是子告父,官府也不会受理此事。

    到了汉代,亲亲相隐进而形成了刑律的一项原则:即,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并不不论罪。

    相反,假如自己家人犯了盗窃罪,你反而去官府首告,不仅他的家人会被治罪,就连他本人也会被判刑。

    这种思想其实自古就有,论语子路中有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我家娘子,不对劲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沉溺 嬉游花丛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妖尾的文字魔法 红警军团在废土 王者至尊小说 秘密部队之龙焱 秦时:我,鬼谷大师兄! 办公室潜规则 北宋穿越指南 世子妃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