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吾命休矣(第 2/4 页)
中了埋伏的张宝,被官兵乱箭射死,他带领的一万黄巾军,亦是死者七八。
却说冀州有一名士,姓沮名授,字公与,此人有旷世之才。初为临平县令,黄巾起义爆发,张宝占领下曲阳以后,晋县县令畏惧黄巾之威,弃城而逃。
巨鹿太守素知沮授才能,就将他调往晋县,封为县令。
沮授成为县令以后,招募义兵,并依仗城中豪强、大户,屡次击退黄巾军攻城。
后来黄巾军势大,晋县官兵太少,无法防守,迫不得已,沮授弃城复回临平。
待冀州南方黄巾军稳定下来以后,巨鹿太守再次向临平增兵四千。如此,沮授仅凭一己之力,就扼守住了黄巾军南下必经之路,使得张宝数次铩羽而归。
皇甫嵩率兵北上,用计杀死张宝,斩首七千余人之后,沮授就向皇甫嵩献计:“不如让官兵穿上黄巾军的衣甲,于前面逃跑,皇甫将军再率军官兵从后面追击。”
“待诈开城门以后,晋县可一战而定。”
皇甫嵩深以为然,依计行事。
晋县黄巾守将,看到有一支黄巾溃兵向城中逃来,官兵正在后面追击。
眼见那些被追击的黄巾军形势危急,他就下令打开城门迎接黄巾军进城。却不想,这波黄巾军的溃兵乃官兵假扮。
如此,皇甫嵩轻松攻占晋县,斩首万余。而后将张宝头颅悬在旗杆上,携大胜之威,前去攻打下曲阳。
短短两个月之间,先是张角病死,而后张梁、张宝纷纷战死,很多黄巾军信仰崩溃,开始对官兵心存惧意。
面对皇甫嵩的攻城,下曲阳内部也开始分裂。
有人认为当弃城而走,先保存实力,再做打算;有些张宝的死忠,却想与官兵决一死战,为地公将军报仇;还有一些人想要死守下曲阳,与城共存亡。
后来几个渠帅带领帐下士卒,在夜间偷偷离开下曲阳。
那个曾经劝说张宝不要亲自出战的渠帅,他说服了那些想与皇甫嵩决一死战之人,让他们一起死守下曲阳。
下曲阳的黄巾军经过分裂,守城士卒只剩两万余人。好在那个渠帅颇有才能,数次打退皇甫嵩的攻城,才保住了下曲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