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小胖子(第 2/4 页)
数百年来,这里医风渐甚,就连平民百姓家的黄口小儿,背起汤口歌来,也是朗朗上口。
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小伙子或者大姑娘,都不仅能够轻松的识别出上百种药材,还能够对这些药材的药性和产地道出个八九不离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神农大山,数百年来,这里的人大都从事着与药材相关的生计。
生在农村的,种植药材,生在山里的,采药种药。
生在城镇的,贩卖中药到全国各地。
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完整产业链。
改开以后,乘着改革的春风。在国家引进外资,盘活经济的思想指导下,离着屠龙镇仅二十里之遥的西陵县,在引进了几家大型制药企业之后,就一飞冲天,成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县,模范县。
自然,在活跃的市场环境下,乘上了东风的西陵人,也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
以往那些挑着小担,走村过户收药材的小贩们,个个都摇身一变,成了身家巨万的大富豪。
郑雄奇,就是这一神奇蜕变过程的见证人。
小的时候,他也曾拖着两条大鼻涕,坐在他爷爷小担前面的竹筐里,游历过神农山的大好风光。
后来,又乘着他爸的拖拉机,驰骋在药田里,风光无限。
再后来拖拉机换成了桑塔那,桑塔那又变成了宝马奔驰。
等到他长到了人生巅峰的高度,一米六八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从他爸手中,死缠乱打,搞来了一辆火红的法拉利,从此过上了富二代的生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