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熬猪油(第 2/4 页)
“阿娘,是我。”梁十七将床帐勾上,坐在床沿边小心将她扶起,“阿娘,你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吴玉芝嘴角动了动,梁十七能看出她是想笑,应该是没什么力气,连说话都得凑近耳边才能听见她在说什么。
她太瘦了,梁十七扶着的时候感觉手中的重量轻飘飘的,好似稍一用力便能将她的骨架捏碎,她看着如此消瘦的吴玉芝,心头好似压了千斤重石,压抑得有些喘不过起来。
认真算起来,吴玉芝如今也不过三十七岁,还很年轻,却偏生病得这般严重,仿佛随时会撒手人寰。
梁十七于心不忍,压下眼眶的酸涩,尽量用正常的语气解释道:“阿爹晨起跟我说您喜欢我做的鸡蛋羹,我便做了一碗,您尝尝。”
她特意问过杨鸿云吴玉芝有没有什么忌口,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大夫不大靠谱,杨鸿云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吴玉芝一开始不过是积劳过度,后来病情恶化,才被诊断出是脾胃虚亏,气血不足之症。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虚亏者,身体消瘦,肢软乏力。
要治疗,便要多食补气食物,补脾健脾,饮食宜细水长流,忌冷抑热,气虚者补气重在补脾益肾,还要兼顾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梁十七不懂医术,但她学过药膳,基本的常识还是知晓的,按理说吴玉芝的病症不该拖到如此严重才是,但一想这是在古代,杨家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一切似乎又有了解释。
在知晓吴玉芝的症状后,她心中便有了打算,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即便她没有完全的把握食疗能让吴玉芝尽快痊愈,但总归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一点,她暂时没敢跟杨鸿云说,想着等吴玉芝好转一些,再跟他提也不迟。
吴玉芝就着梁十七的手吃了半碗鸡蛋羹,她看向梁十七的眼神里有着审视,但没有恶意。
梁十七也大大方方任其打量,她见屋里木窗关得严实,密不透风还拉扯着门帘,实在太过沉闷,便和气地冲吴玉芝一笑,低声试探着问道:“阿娘,今天外头太阳很好,要开窗吗?”
吴玉芝闻言神情一顿,她成天窝在房中,不知有多久没见过外面的景色了,这般想着,她已经点了头。
梁十七打开窗,初夏的阳光洒入照在身上很是温暖,吴玉芝斜靠在床上,她许久未见光,被刺激地眯了眯眼,一阵风过,吹来外头淡淡的槐花香。
吴玉芝看着屋后山上翠绿的竹林,心情不由得好了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