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二下连队(第 2/3 页)
陈汉生还没有来得及说叫不麻烦,那司机已经转动了方向盘,陈汉生只好跟着那车,直接进入到一个营房前。
大解放在营房的操场上停下,司机提前下车,去了连部。
连里出来一个人,被司机称作王指导员。
王指导员笑着走过来,迎接了陈汉生。
司机作了几句交代,就开着军车走人了。
王指导员把陈汉生引到三排二班,对正在组织学习的班长说,“这是新调来的战士陈汉生,你好好安排一下。”
又对陈汉生介绍,“他就是你的班长!也是我连的优秀枪手。”
班长很瘦,瘦到一双眼睛陷到里面随时都有出不来的可能,但还算白净的脸上长满了小黑痣。握手的瞬间,他冲陈汉生热情地一笑,笑得他的白牙都露出来,叫人感到很不自在。陈汉生甚至怀疑,他那麻杆样干瘦的身子,是否承受得了那一杆沉重的步枪。
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甚至可以说只是打开了自己带来的被子和几件东西,陈汉生就开始进入到班里的政治学习。
陈汉生虽然对太多的政治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觉得有些枯燥,但也觉得政治学习是一个学习文化的最好机会。起码,他可能通过政治学习,学到很多的新字。而且,他还有练字的机会。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陈汉生就对写字颇有兴趣,只是一直没有专门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来了,他也可以借机利用了。
下课之后,全连新兵都在证实一个共同的消息,有一个新兵,已经从这里调到了兵站勤务连,而那个兵站勤务连的新兵,也已经正式调到这里来了。湖北的老乡,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更是主动找到陈汉生,主动与他聊起天来。似乎这样,不只是能给陈汉生一种老乡在关注的精神安慰,更能显示一种老乡帮老乡的力量了。
已经释怀了许多的陈汉生,虽然不愿意参与那种太复杂的角遂之中,却也对能够关心他的人,心存感激。
午休的时候,陈汉生这才真正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并打开了自己的小提琴。虽然这时,连队里已经有人会拉琴吹笛,但他们拉的是胡琴,吹的是竹笛。这种洋玩艺儿,不少新兵还是第一次看到,因此那些新兵很好奇,甚至鼓动陈汉生来一段。
陈汉生就很尴尬地说,“我也是新买的琴,才学,现在还不会拉!等过段时间,我会了,再拉给大家听!”
那些新兵听说陈汉生也才学,就有些沮丧地离开了。
陈汉生根据在兵站勤务连的经验,他没有马上投入到正式的练琴之中,而是走出营房,四处打探哪里最适合他来练琴。作为一个新兵,他不想因此而带来新的矛盾,更不想因为这个而影响自己在部队里的政治表现什么的。
陈汉生就提着小提琴,在营房的周边寻找着适当的位置。
朝着山里的路上,有一排连队的猪舍。猪舍的头边,有一间用来放置饲料的小屋,没有上锁。
有心的陈汉生,走过去推开一看,里面虽然放了不少东西,但腾出一个练琴的地方,似乎不难。想到这里,陈汉生不由得激动起来,并为自己这么快就找到一个练琴的地方而高兴不已。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