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新兵连的第一天(第 2/3 页)
处在那个命运总是捉摸不定的特定时代的新兵,爱猜想是大家的一种爱好,富于幻想是大家的共性,敢于猜想是大家的特色,胡思乱想是大家的本领。
那个长相模糊说话也似乎吐字不清的首长究竟说了些什么,大家好象都没听清。只见他离开那个地方,另一个人就叫解散。
大家刚刚解散,正准备议论议论那位首长究竟说了些什么,精瘦精瘦的戴连长吹响了他的口哨,尖利的哨音唤起了新兵动物本能般的条件反射能力,个别新兵甚至因为突然紧张而在裤裆里尿了点尿。
大家在场子的一角立正稍息后,戴连长把一双绿荧荧的猫子眼在每个人身上睃巡。那双眼睛吐着直裸裸的锐利和深沉,似是一双魔鬼的眼睛,又好象是上帝的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叫大家感到可怕的同时又夹杂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尽管大家心里很清楚,这个戴连长虽然重要,但不会对我们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富于幻想的大家对他依赖的某种企盼还是多于恐惧。于是,大家在试图回避的同时,最终还是象虔诚的教徒一样地等待着戴连长的发话。只有比较淡定的陈汉生,想法与别人不太一样,他甚至开起了思想小差,有些想家想祖母了。
戴连长看完了大家,用非常严肃的口气对大家说,“这里就是正式的新兵连!大家要在这里训练学习三个月!希望大家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做出更好的表现,不要让父母失望,不要让家乡的人失望,更不要让组织失望!”
戴连长的一连三个不要失望,让大家本来就有些紧张的心弦,更加崩得紧了。
队伍解散之后,大家按照新兵连的安排,各自就位。新编的班次,一下子打散了新兵想要与老乡在一起的念头,也让整个新兵队伍开始出现一种陌生状态。
但几乎所有新兵,安顿好以后,就开始寻找老乡。
来自好几个省和不同民族的新兵,不仅说话的声音不同,土语方言也各有别,甚至根本就听不懂。因此见到老乡,就更有一种亲切。
不过,这些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大家想要寻找老乡的意思,是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包括心里的感受和想法。如果是在外人面前,彼此都担心自己的某些真实的想法,会不会让对方当成是一个思想不好的把柄。
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新兵都在这个新兵连的头一天里,头一件大事就是寻找老乡,说说心里话。
陈汉生是个不太注重考虑个人政治表现的新兵,他只是喜欢那些能够打动他好奇心的事情。新来初到,他觉得这个建立在一个大农场的新兵连的风景,虽然有些单调,却也非常开阔。对异地有一种诗意的新鲜感的他,没有去参与,也不想参与那些新兵关于命运前途的过多议论,而只想好好的吸一吸这里的新鲜空气,感觉一下这个空旷得一眼可以望到天边的平原农场的氛围。
就在陈汉生感受着这里的风景和氛围时,耳畔里突然响起了一种琴声。那琴声是陈汉生几乎没有听到过的,特别优美,他顺着那琴声走过去,看见一个新兵就站在河边的一块空地上,面向那条大河,否着脖子,拉着一首陈汉生虽然听不懂,但却感觉到特别好听的曲调。
陈汉生就非常认真的听了起来。
那琴手见陈汉生听得那么认真,便在拉完了曲调之后,放下琴,跟陈汉生说起话来。
“你叫么事呀?是哪里人呢?”那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武汉口音。
“我叫陈汉生!”陈汉生用地道的浠水方言回应,“你是不是武汉人?”
“你么晓得我是武汉人呢?武汉新兵笑着问。
陈汉生说:“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有个武汉老师教过我的书!”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