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宴客(第 2/3 页)
吃席的人现在也都还没走,都坐在院里歇息,文大、文二、李家兄弟带着文旺端茶倒水,招待客人,农村里也没条件买什么茶叶,一大杯野菊花茶就能将就。
到了酉时,是文元夫妇要出殡下葬的时辰了,八个壮实的小伙子抬着文元夫妻二人的棺木,跟在抱着牌位的文山后面,文水殿后,最后面跟着村里送葬的众人,一路都能听到送葬人群的哭声。
到了安葬两人的墓地,小心的将棺木放入挖好的土坟中,随着泥土一层层覆盖上棺木,文山、文秋和李家众人见此情景不由得嚎啕大哭、涕泪横流。
想到以后天人永绝,被一抔黄土掩埋在地下的爹娘,文山兄妹更是哭得肝肠寸断,向正在被埋着的爹娘爬去,悲戚的的哭声在这个傍晚向村子里传开。
等仪式结束后,李家兄弟抱着哭晕的两兄妹回了家里,文大、文二和文旺带着村里几个年轻人,将院子里的桌椅和碗筷整理好,背着朝村里人家还去。
“麻烦文村长和各位乡邻了,文山兄妹和李家众人表示郑重的感谢。”由李老爷子带头向村里众人行礼答谢,文村长扶了扶李老爷子的肩膀,带着村里人一一作别,院里顿时变得空旷起来,静悄悄的,除了隐隐约约的啜泣声。
人走茶凉,李老爷子看了看屋里沉浸在悲伤的众人,走到情绪有些稳定的文山两兄妹跟前,伸手拍了拍文山的肩膀,“文山、文水,你们父母去世了,以后你们就要相互扶持互相照顾,家里的地我们李家会帮着你们种,有事就到李家村找我们,王地主赔偿的八两银子已经用完了,我给你们两兄妹报个账,两口棺木花了五两银子,丧葬用品花了一两银子,席面用的食材和酒水花了四两银子,大河兄弟运送东西花了一两银子,一共用了十一两银子,今天来吊唁的人一共送了帛金八百八十文,老大媳妇,你今晚就留在这里陪着文山、文水,其他人就回家去吧!”李老爷子说完将详细记录了村里人送帛金的名单和金额的竹简和八百八十文钱交到了文山手上。
“李爷爷,你们家对我们兄妹的帮助我们会永记于心,你们帮忙垫付用于爹娘丧事的三两银子,只能先欠着了,等小子长大有能力了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情。”文山说完又拉着文水跪着向李家人道谢,李老爷子见状赶紧扶起二人。
“我们两家是亲戚,谁家有难理应互相帮助,你们不用行此大礼,你们两兄妹只要以后好好生活,就是你们父母和我们最大的愿望,事情忙完了,我们也该家去了。”李老爷子说完又对着李文氏嘱托了一番,今晚一定要好好劝劝两兄妹节哀顺变,便带着李家众人返回了李家村。
“爹娘,你们回来了,事情办完了吧!我们今天也收摊回来了,二嫂在厨房做晚食。”正在堂屋串串的李扬明放下手上的菜,起身向进屋的众人迎去,他的神情看上去同样受了影响,有些低迷。
“嗯,我们回来了,事情都办好了,你大嫂今天留着陪文山兄妹一晚上,明天回来,今天生意咋样啊?”李邱氏进屋便坐下帮忙串起了蔬菜。
“爹娘、二哥、扬清,你们快坐下,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你们说,就是,就是……”李扬明有些欲言又止,叹气道:“哎,今天镇上的生意已经不如前几天了,今天大概赚了三百多文,有人在镇上也摆了个卖炸串的摊子,买的价钱比咱们低,味道虽然不如我们,但是一部分图便宜的人都去他们那个摊子买了,我不知道是谁做的,靠降价跟咱们打擂台。”
“怎么这么快就有人做这一行了?实际上当初摆这个摊子时我也想到会有人模仿,毕竟操作简单,主要是材料和香料上我们有优势,就是害怕那些恶意竞争,看来明天要到镇上要好好打听下是怎么回事。”李扬清分析道。
“是啊!纯粹是为了赚钱,还是要跟我们作对,还要仔细打探清楚,好不容易靠着摆摊这几天赚了一两多银子,家里原先的四两银子拿出了三两帮着文山兄妹办了丧礼,现在家里也只有二两多银子了,过几天还要到镇上去买些粮食,老天爷为什么就不可怜可怜我们这些穷人,让我们过几天安生日子啊!”李邱氏发泄的拍了拍面前的桌子。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