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偷嘴就要有挨打的准备(第 3/4 页)
“贝尔曼先生!在新疆还习惯吗?你的家人怎么样?”
贝尔曼的家人已于去年年底全部搬迁到新疆,所以二爷关心的询问了一下。
“哦!棒极了!就是家里的小家伙们埋怨中文太难学了!”
由于新疆境内所有学校采用的是全中文教育,所以新来的的老外家属们有些不适应。
“这没有什么!慢慢就会适应的。小家伙们适应新环境总是最快的。对了,火炮的试制成功了吗?”
“没有全部成功,只有您设计的76.2毫米加农炮试制成功了。现在正在加紧生产中。其他几种火炮全是因为钢铁厂生产的炮管不过关,现在处于停滞状态。现在刘庆恩副厂长正在跟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协调实验,你给的炮管金属配方。”
果然跟二爷想的一样,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是苏联在二战前就已生产的火炮,对于现今的技术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代差。而其他几种可是后世的名炮,技术代差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克服的。
“现在76毫米火炮生产了多少?炮弹多少?”
“火炮36门,配属穿甲弹20000发,杀伤榴弹20000发。”
嚯!可以啊!二爷有些欣喜!看来贝尔曼跟刘庆恩两个技术大拿的配合不是1+1那么简单!俩人的配合简直是倍增的化学反应啊!看来自己挖这两个人是挖对了!
“今后全力生产杀伤榴弹,穿甲弹暂停生产。”
张大都督吩咐道。
现在周边哪有需要穿甲弹的地方啊!这里可不是欧洲,这里没有牢固的混凝土工事,所以此时大量生产穿甲弹有点浪费。等二战前再生产也来得及。
伊犁河口沙俄境内的【扎尔肯特】地区,是第一集团军出境师团的临时驻扎地。这天早晨后方的补给车队来到了这个营地。
看见庞大的车队,五个师的指挥官们全都惊呆了!
看电报上的数字是一回事,脑袋里根本就没有个可比对的概念。可看见实物就是另一回事了。只见遮天蔽日的灰尘中,你根本看不见车队的尾端在哪里!
2500辆卡车排成纵队行进,那可不是开玩笑!那是真的遮天蔽日无边无际!
“师长!司令员这是给咱们补给了多少辆汽车啊?!”
一个参谋兴奋的问着自己的长官。
“你觉得这很光荣?通知后勤汽车团的战士们,准备接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