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上海的工人新村(第 2/4 页)
这些个“不起眼”,它所节约的操作时间和节约的原材料。在几万几十万件的生产规模中,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这种自觉的行为,无形中就提高了大唐产品的合格率,节省了时间、降低工厂原材料的损耗。
这难道不是降低成本?
这种工人自觉的工作热情。可是二爷在现代时,听长辈们说过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时的壮观场面。
每当想到那个时代的壮观场面,每每都让二爷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就生在那个时代。
他来到这个时代,总是想像先辈那样,复制他们的模式。激发出这个古老民族的“热情”。所以就拿大唐服装做个试验,没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中国的老百姓啊!不见阳光久已!——给点阳光,他们就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
上海法租界内,出现了一个新地名——大唐新村。
是的,你没有猜错!这就是大唐服装厂的工人宿舍区。
当初二爷虽然剽窃的是后世八十年代的火柴盒式的单元楼,但整个小区的布局可是剽窃的后世的,全封闭式绿化到极致的设计。小区内绿树成荫,花草锦簇。
小区内部设施齐全,菜市场、小商店,职工托儿所。要什么有什么,不出小区就能买到生活的各种必需品。
护厂队24小时巡逻保护,光小区的大门就有8名护厂队的队员持枪站岗检查,没有大唐工作证你根本连小区大门都进不去。
要是员工的亲人有急事找来怎么办?对不起,那也不能进,小区内每个单元楼都通了一部电话,每栋楼都有几个“居委会大妈”守护着电话,找谁打电话确认后才能进去。
(呵呵,还是二爷剽窃的后世居委会形式。在现代时,二爷就觉得居委会大妈比警察都管用)
“老弟!看见自己的设计一一实现,是什么感觉?”
陈寿亭手里卷着土烟,与二爷一同站在新起的12层高的办公楼楼顶,姚望着这一大片的厂区及不远处的生活区问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